商家常以价格优势吸引顾客,但这种方式是否真实可信,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接下来通过一个实例,可以揭示其中的内情。
合作约定
原告的化妆品专卖店和某个网络销售平台企业达成了直播合作意向,商定由平台指派主播小A和小B为该店铺的化妆品进行直播宣传。协议中还包含了全渠道价格保证条款,要求在直播期间以及直播活动结束后三百日内,该商品的售价必须为全网范围内最优惠的价格。化妆品专卖店支付了相关服务费用,期待主播能够为店铺带来人气和销售业绩。
履行纠纷
不曾料到,平台方仅指派了主播甲进行直播,主播乙却未被安排出场。品牌方对此十分不满,向平台方提起了诉讼,主张终止合作并要求返还一半的服务费用。平台方则回应称,未让主播乙直播的原因是品牌方未能遵守“全网最低价”的承诺,给予其他主播更优厚的条件,认定是品牌方单方面违反了约定。
双方说法
平台方面表示,针对小B的直播活动投入了众多资源和精力,并且承诺进行补录,不过对方始终不肯提供折扣方案,致使小B无法开展直播,因此平台认为不应退款。美妆店铺则认为,自己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费用,而平台并未完全实现承诺,所以要求退款是合理的。
法院观点
法院审理后确认,原被告之间存在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关联。被告只安排小A进行直播,没有安排小B,属于严重违反约定。针对被告提出的“全网最低价”这一理由,法院强调平台直播经营者需要保持公平竞争的环境。《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中规定,直播间管理者不可以要求“全网最低价”这类不合理的排他性强制条件,被告以此作为辩护是不恰当的,法院不接受这种说法。
行业乱象
网络零售领域中,以“价格最优”作为宣传口号很普遍。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常与直播人员达成相关协议,但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矛盾。不少购物者被“价格最优”所吸引,盲目购买,结果未必能享受到实际优惠。
消费建议
商家不能单凭价格优势来吸引顾客,需要为顾客着想,让顾客觉得产品好才是长久发展的方法。顾客也不要被“全网最便宜”的说法欺骗,买东西前先弄清楚价格,用比较工具看过去的价格,按照自己的情况合理花钱。
你们在网上下单时,是不是曾经被“全网价格最优惠”的宣传打动过呢?欢迎留言交流,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并且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