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费保”平台收到的涉及抖音直播的举报数量大幅上升,许多以各种借口为名的骗术,正在残酷地骗取消费者的钱财,下面介绍几个具体事例。
知识付费骗局
郭女士花了六百九十九块钱,报名了一个直播里的“知识付费”课程。交完钱,主播就让她加微信,又让她在另一个平台上付了一分钱,说是能领到价值一百九十八的软件,结果那个App其实是免费的。更奇怪的是,主播的企业微信认证公司和店铺的执照上的主体不一样。她找商家谈过,也向抖音举报过,但平台说“虚拟商品不能退款”,所以不处理,这明显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骗人。
这种骗局诱使消费者脱离平台监管去进行交易,消费者因信息不透明,只能默默承受损失,付出的不仅是钱财,还有对平台的信赖。
开店指导陷阱
范女士花了2980元去学习开店,结果只得到一些基础操作的建议,比如怎么把商品放到网上卖,怎么假装打折吸引人,怎么让顾客多下单。到了2025年7月22日,她的店铺还是一直在亏钱,因为评分降了,所以不得不停业了。当初商家保证说开店能赚钱,但完全没有教她怎么处理顾客退换货的事情。
范女士强烈要求处理那家公司,他们搞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导致创业者蒙受重大损失,还扰乱了市场环境。
假货售卖乱象
臧女士在直播间买了两双标榜为“正品”的鞋,得物平台鉴定后确认是假货。她去找店铺交涉,店家却说“直播间和店铺没有关系”。她要求得到解决和赔偿,但商家用模糊不清的说法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买到了假货却投诉得不到回应。
这种售卖仿冒物品的做法,不仅损害了顾客的利益,也破坏了企业的声誉,并且破坏了市场的信誉基础。
品牌信任收割
彭女士在8月5日于“凤凰电动车旗舰店”的抖音直播间,用2399元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到了9号试骑的时候,后拨却断了。商家建议她换上新的配件,然后找人去修,但彭女士因为自行车质量不好,就选择了退货。其实,商家卖出了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消费者合理地要求退货,却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这种状况让客户对公司的信赖程度显著降低,同时也损害了公司公众形象。
平台监管难题
郭女士反映情况后,抖音以“虚拟物品不能撤销购买”为理由拒绝解决。抖音是知名平台,理应认真管理入驻商家,维护用户正当权利,但在处理申诉时却敷衍了事,导致用户在遭遇麻烦时无人可以求助。
平台管理松懈,让不法商贩有空子可钻,他们还在上面继续搞骗人勾当。
行业规范待建
《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表明,不实宣传在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中占比38.97%。不实宣传和商品品质问题合计占比73.56%,是主要问题。直播带货行业增长很快,但规范却远远跟不上,很多消费者因此受到损害。
规范行业管理十分必要,这样做能够维护购买者利益,促使直播卖货领域稳步前行。
大家在抖音直播购物时遇到过类似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