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现在早已成了短视频行业的大鳄,在社会中也遭到了广泛的讨论,这主要是因为快手具备奇特的内容风格与鲜明的亚文化。
快手的成长历程比较坎坷,其面向的用户群体在属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虽然目前围绕着快手仍然有不少争议,但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快手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一、用户属性:快手用户群体的地域、收入、学历、年龄结构剖析
快手、抖音可以说是短视频行业的两大大鳄。
提起抖音的用户,人们虽然一下子说不出哪些非常精准的形容词;然而提及快手的用户,即便是不玩快手的人也能说出几个可以反映快手用户特点的词,如老铁、双击、666 等。这些词真的可以准确地概括快手的用户群体吗?快手的用户群体到底具备什么特点呢?
产品与用户一般是相互影响的。用户会被产品的风格所吸引,然后决定自己的去留,而产品也会按照用户特点调整自己的属性。下面,我们就来勾画一下快手的用户画像,并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1.性别比列
与竞品美拍等相比,快手的用户性别比列还是比较均衡的,没有出现男性用户比列占压倒性多数的情况,这一点与抖音比较相像。快手的女性用户比列在五成以上,略低于男性用户,但从整体来看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这说明快手对平台风格、主打内容的定位是比较合理的。
快手的初始产品形态是 GIF 制作工具快手双击有什么好处,它在哪个时期集聚的用户以女性居多,其中好多用户仍然跟随快手步入了短视频领域。所以,快手的女性用户偏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情况:尽管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少一些,但他们的创作热情丝毫不逊色于女性用户。例如「炫迈妹儿」等男性用户的帐号涨粉速率十分快,她们发布短视频的频度也很高。
2.年龄结构
常常将「老铁」挂在嘴里的快手用户的年纪结构从整体上来说是比较年轻化的。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20 年 6 月),快手用户的年纪主要集中在 35 岁以下,用户数目最多的年纪区间是 24 岁及以下,其次是 31~35 岁,再次是 25~30 岁。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快手用户多为刚进入职场的青年人。
市场中也有以中年人或中学生为主要用户的平台,但对大部分互联网产品来说,各个年龄段的用户都有且以 18~30 岁人群为核心的用户年纪结构应当是十分理想的。
快手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提高,有许多 40 岁以上的用户也注意到了这个平台,其中很多人除了成了快手的用户,还成了活跃的创作者,这使快手的用户年纪结构进一步渐趋合理。
3.所处地域
根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 快手内容生态半年报》,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 15%,生活在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 30%,生活在三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 24%,生活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为 31%。
4.教育背景
快手用户的学历主要分为中学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及以上这四类。根据企鹅智酷于 2018 年 3 月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高中学历的快手用户占比最高,为 32.8%;其次是大专及以上快手双击有什么好处,为 31.9%;再次是本科,为 21.8%。
从这组数据来看,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快手用户数目并不少,但拥有中学和大专学历的用户占比还是十分高的,大约占了一半。在快手上比较有名的几位博主,如柔道哥、二驴等,学历都相对较低。
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有些人的舞台光鲜亮丽,有些人的舞台变得有些狭小,但包容性极强的快手并不会区别对待形形色色的用户。
学历不是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惟一标准,有不少学历较低的人同样在快手这个平台上发光发热,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当然,也有好多学历较高的用户将快手作为创作平台,甚至尝试在快手上创业。
5.收入情况
根据企鹅智酷于 2018 年 3 月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快手有很大一部分用户的收入集中在 3000~8000 元这一区间,占比约为 52.3%;收入在 8000 元以上的用户占比仅为 12.4%,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的用户所占比列也不低,为 35.3%。
在快手上卖货的运营者有很多,但产品的价钱通常为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部分用户还是有能力消费这种产品的。
综合上述用户特点,快手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接地气的平台,很大一部分用户的收入不算高,学历也比较普通。但是,正是由于这样,快手的生命力才这么强悍。
二、内容特点:大众眼里的快手在内容方面具有什么特色
在快手变革为短视频平台后的一段时期内,入驻快手的运营者热情很高,快手的整体发展势头也很不错。但快手的整体风评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像低级趣味、土味这样的评价层出不穷。
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有不同的特色,只要获得用户的认可,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快手的用户规模十分大,用户的创作热情、对平台的粘性也很高,这可以从侧面证明快手在内容定位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快手平台上的内容与竞品相比确实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这并不是快手的缺陷,而是其竞争力的彰显。更何况,快手也在一步步摸索、调整自身的内容体系。
在快手上有几类内容是比较突出的,容易让大众对其形成刻板印象。
1.农村相关内容
早期的快手上参杂着较多富含农村元素的短视频,但质量却不是很高,这也是大众对快手的刻板印象这么深刻的诱因之一。
不过,随着快手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关于农村的内容也开始显得更有魅力,虽然好多短视频并没有使用滤镜和特效,但主题丰富了许多,画面较过去也有所改善。
2.美食相关内容
每一个短视频平台上都有不少小吃类短视频,在初期的快手上,很多帐号制做的短视频变得有些简单粗暴,画面中出现的食物也以豆类为主。这类制做拙劣、观感不佳的短视频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快手的不良印象。
不过,现在快手上小吃类短视频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保留了快手主推的风格,还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3.喊麦相关内容
喊麦类短视频在某一段时间十分流行,不仅大量出现在快手上,也出现在其他短视频平台上。不过,这类短视频如今早已少了好多。虽然快手因为上述几类内容以前引起不少争议,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些争议在快手的发展初期也为其带来了不少热度。而且,其营运团队不断调整营运策略、完善相关制度,情况也渐渐得到了好转。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快手上流行内容的特点。
(1)真实、接地气
快手有没有滤镜、美颜等功能?有。快手用户也会使用这种功能,但使用频度并不高,快手上的好多热卖短视频并没有使用这种滤镜和特效。
快手上有不少短视频的内容都是关于乡村生活的,乡村生活的关键词是朴素和真实。如果这种短视频蒙上一层十分梦幻的色彩,出镜者本人的皮肤也白到不自然,那么听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性吗?快手走的原本就不是高颜值路线,真实、接地气才是快手上流行内容的主要特点。
(2)方言较多
前文曾对快手的用户群体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快手用户的确以北方人居多。其他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多使用普通话及其变音方式,而快手用户在创作短视频时却往往会使用当地土语。
对一部分快手用户来说,使用土语确实有一定的益处:容易造成共鸣,观众肯定对自己正在使用的或则比较熟悉的土语倍感亲切;即便听众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博主所要抒发的内容与情感,不太容易出现完全听不懂、理解不了等影响短视频传播的情况;而且,方言的大量使用也与快手的平台定位比较相符,在快手上较常看到且容易辨认的是西北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