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评论
爱收集资源网

刷快手粉平台全网+最低价啊,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

网络整理 2023-09-08 21:05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拍摄场景,一家男女老少都是艺人,随份子、坐桌、陪客、相亲都成了题材。

商丘杨楼村居民杨献伟一家,从2016年开始,他们靠着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场景,憨厚朴素的形象,诙谐诙谐的豫西曲风,在多个网路平台上的粉丝量迅速突破百万。他们除了成为农民网红,还推动了全村200多名居民,走向拍视频的致富之路。

一个人:爱拍乡村视频的农户也能成网红

村头俩兄弟坐着闲聊。弟弟说:“哥,你在这里深思哪些?”哥哥说:“没有。”弟弟悄声说:“俺姐姐换新鞋子了?”哥哥吃惊地说:“你咋晓得?”弟弟哈哈大笑:“哥,你身上的鞋印与今天的不一样。哈哈哈……”镜头推近到爷爷的身上,一个黑漆漆的鞋印。

这个视频短短几天在快手平台上播放60多万次。而类似这样的创意类农村喜剧视频,比如《搞笑农村故事系列》《阿伟搞笑系列》,都是农村常见的生活题材。在那些视频里,主人公“木易阿伟”憨厚朴素的农户形象,配上精良的唱功,再加上诙谐得体的豫西土语,迅速在网上夺得了大批粉丝。

木易阿伟,原名杨献伟,家住商丘市睢阳区临河店乡杨楼村。4年前,他还待在上海一家化工厂打工。

一天,杨献伟看到工友们围着一部智能手机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眼眉紧蹙,时而捧腹大笑。杨献伟错愕了:“表演和才艺,我不也会吗?打工一年,全忘了自己曾是在舞台上活跃十余年的民间艺人。”

第二天,杨献伟离职,买了一部顶配的智能手机,开始用手机拍摄、制作短视频。

没有随大流这些好听、洋气的笔名,杨献伟把自己的姓氏分拆开,取了个“木易阿伟”的笔名。

一个视频,看似简单,但涉及创意、台词、取景、拍摄、后期剪辑等技术问题。为此,他几乎天天不出门,对着手机研究短视频,看着各类喜剧大咖的视频,慢慢剖析、仔细研究。慢慢地,杨献伟开始就地取材、就身边的事儿取材,自编自导自演。

“木易阿伟”和他的团队拍摄《傻飞薅草》

“村里的稀罕事儿,稍微摆置摆置,就管拍摄了。”杨献伟说,他拍摄的十里八乡的事儿,涉及夫妇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等。常常是在跟他人聊天时突然来了灵感,脑子里有了故事梗概,就开始拍摄,拍着拍着,碰出新点子,就推翻翻拍。

记者浏览“木易阿伟”的视频,其题材有朋友聚餐、高价聘礼、农村赶集、相亲、回娘家、兄弟矛盾、酒后争吵等,有的视频还拍成了“连续剧”。《家和万事兴》一共十三集,写的是妯娌关系和两个亲家之间的矛盾,播放量超过4000万。

杨献伟忙完劳作,就是拍摄、研究恶搞段子。几乎每晚都要上传一部作品。他的粉丝数目,一年的时间积累高达100多万。每天开直播和粉丝互动的打赏,偶尔接拍一些小广告,再加上在直播间为乡亲们卖农副产品,他的收入比之前做民间艺人翻了好多倍。

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_搞笑段子热门快手2016版_快手搞笑合集

一家人:身边的人都可以成为艺人

13岁时,杨献伟不顾家人反对,辍学外出拜师学吹竹笛、学唱京剧,一学就是3年。

据他追忆,冬天下大雨的时侯,等忙完常常都是夜里十二点了,跟主家结了账踏过冰雪回到家,往往天都快亮了。他是学徒工,不拿酬劳,能够登上舞台给父老乡亲唱一段,就是很开心的事情。而其他人的酬劳,也只有二三百元。后来,杨献伟的二胡和京剧的手艺越来越精良,慢慢成了戏班子里的扛把子。那年,他20岁。

杨献伟的父亲杨玉领,今年55岁,也是一位喜欢演出的民间艺人,吹竹笛、拉手风琴、吹笙、唱京剧……样样就会,看到自己的演出出现在视频里,并得到你们的认可,杨玉领也注册了一个快手号,“老木易”的笔名也信手拈来。后来,杨献伟的父亲也开通了快手号,取名“木易阿伟丈夫”。

杨献伟仍然动员父亲杨腾飞一起做,而杨腾飞并不领情。他经营一家理发店,总怕拍不了段子,又耽搁了理发的生意。

说的次数多了,杨腾飞就说试试做,取笔名“木易腾飞”,蹭姐姐的人气。弟弟的粉丝也在暴增,开号半年,粉丝10万,一天开两小时直播靠打赏的收入也有300元,“比在农村干理发店收入高多了”。

“木易腾飞”塑造的是一个农村憨傻二愣子的形象,歪嘴斜楞眼儿、花皮鞋、红围巾、手拿大扬声器……后来干脆更名“木易傻飞”。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傻飞掂扬声器。”不少粉丝留言:只要傻飞掂着扬声器下来,那就一定有大事儿发生。

从镇上的理发店到喜剧班配角艺人,“木易傻飞”半年内粉丝长到200多万。为“木易傻飞”设定形象的老木易说:“很多题材放在正常人脸上说不过去,但放到一个傻蛋头上,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就是一个掌握方向盘的,一个掌舵的,替你们把握好方向。俺也没个剧本,拍的时侯该加戏的时侯加戏,该减戏的时侯减戏。”杨献伟说,身边的人都可以成为艺人,除了他的妈妈、老婆、弟弟,他爸爸、街坊邻居甚至是怀里抱着的女儿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都成为他故事里的角色。

一群人:200多名居民靠拍视频挣钱

在挣到第一笔钱的时侯,杨献伟购置了单反相机、三脚架、稳定器等一些专业设备,聘请了专业摄影和后期制做团队。

杨献伟说,刚开始拍段子的时侯,在村里东奔西走,大呼小叫,老少爷们看到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她们不务正业、疯疯癫癫,净耽搁干劳作……但是,不多久,兄弟俩每人先后买了20多万元的货车,又买了一辆7座商务货车供拍摄团队使用,又在村前买了一幢小洋楼……街坊们缓过神来了,开始感触:“我的孩咧,这也管赚钱?”

很多居民开始慕名而来,要拜师学艺。面对一拨又一拨的学演员,木易阿伟一直冷静:“我没有专业的管理经验,没有专业的唱功,你来到这里,我们就跟兄弟姐妹一样,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互相讨论、互相拍段子。把我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你们,让你们享受到直播平台给你们带来的红利。”

杨献伟先后带红的“咱家坤哥”“大牙姐”“木易晨哥”“木易阿情”“木易娜娜”“木易阿敏”等人,粉丝量接近百万,之前都是农户,现在平均月入亿元左右,而且还能做到“家里地里两不误”。

“木易阿伟”对团队成员“木易晨哥”进行动作指导

阿情是隔壁村的95后女孩,自幼家贫,外出打工,身单力薄,在外省进了几家厂子都没有干稳妥。阿情看木易阿伟的段子许久了,也想出席拍段子。“下午有个男角色,你留下试试吧”。就这一句话,阿情留在了木易喜剧班。

搞笑段子热门快手2016版_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_快手搞笑合集

没有学过“手眼身法步”,做起艺人谈何容易?杨献伟手把手教,每个表情,每一句话,都要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教,然后开始试戏,经过一遍一遍NG(没通过要翻拍),阿情总算上手了。

现在的阿情在抖音30万、快手50万粉丝的情况下,月收入一万多元。同时,阿情的女儿、姐姐也拍起了段子,按照阿情的模式复制下去……

3年多的时间,在杨献伟直接或间接推动下,共200多名居民脱贫致富,其中有一些独居奶奶、残疾人和留守妇女,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少量出席拍摄的居民收入少则每月一两千元,经常出席表现活跃的多则每月七八千元。

“木易阿山”来得较晚,是个残障人士。杨献伟说:“按字辈我得叫他叔,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十分尊重他。在拍戏的时侯,各有各的角色,下了戏以后,包括我还有傻飞,都山叔、山叔地叫他……现在每晚也有几十元的收入,只要在这儿坚持做,收入也会渐渐增强的。”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意而归,杨献伟不接受急功近利和想不劳而获的人。“好多人说我想来你这里蹭流量,我想来这里当网红。在这里待一段时间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然后学几天演出就想成为网红,就想赚钱。这样的师父我带不了。”杨献伟说,网红,是要一点一点积累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能够支撑下去的。

3年来,木易喜剧班靠着自然的粉丝和流量,杨献伟(木易阿伟)和女儿(木易傻飞)的粉丝分别在各大平台突破500万,父亲(老木易)、妻子(木易阿伟女友)分别都是几十万或上百万。

抛开网路上这些漂亮的数字,他们仍然是杨楼村的居民。逢年过节,给村里奶奶送礼品;为了美化环境,他们默默买来一百多个垃圾桶,悄悄地置于村里各处;谁家再有红白喜事儿,他们都要免费帮忙表演。

一个梦:拍一部有影响力的豫西农村生活喜剧

网上有句话叫“学而优则仕,网而红则商”。当网红都去搞直播带货捞金的时侯,杨献伟却仍然坚持着他的创作之路——拍段子。他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好的作品呈现,职业生涯怕走不长远。

木易阿伟在直播中和粉丝互动

“名利名利,只要你有名了利自然会来。段子拍得好了,看的人多了,你就不需要这么疲累地去带货。”杨献伟说,木易喜剧班的粉丝大多是在外面打拼的同乡,对故乡话有情怀,听到了俺的带着口头语的家乡话才能真正开心上去。如果卖货的话,估计粉丝会减低。

不恭顺,不大规模带货,这是木易阿伟对自己的职业要求。

“不像先前唱大戏的时侯,单纯地模仿一些戏曲精典选段,同一个折子戏在不同舞台上唱得一样。拍摄短视频,是搞创作,每天都要推陈出新。”杨献伟比较两种演出形式后说,推陈出新虽然对一个专业的编导人员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2019年,木易喜剧班投资十多万元拍摄了微电影《可摆置好了》,本来想靠着这部影片赚上一笔,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那个平台放连续剧,要给那个平台交流量费。

“光平台流量费我交了6万元,但靠着粉丝们的自发推广,这部影片还是把本钱勉强赚回去了,折腾了几个月弄了个‘狗喝油’。”杨献伟说,他不会沮丧,他要发展团队,加强业务知识,有朝一日还要拍影片,“网络大影片”才是终极目标——拍一部有影响力的反映豫西农村生活的喜剧!

理想依托在一寸一寸的简单欢喜和日常生活中。这个7月,记者两次走进成了网红以后的木易一家人,发现她们还跟普通的农村家庭一样,种着五亩农田,该干活干活,该下地下地。无数次出现在镜头当中的小院儿,凌乱却温情,和村里的女人一样,短袖、大奶罩、拖鞋,几盘时令蔬菜,自家蒸的包子,昨夜在旁边小树林捉的爬叉,都是饭桌上的美味儿。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孩子的欢叫声、老人的责骂声交织在一起:“你看,这是傻飞家的女儿,一岁多,正是难带的时侯,一会儿都不识闲(消停)。天天能把我这把老骨头气死。”木易阿伟的儿子嗔笑道。

作为老一代民间艺人的老木易——杨玉领说:“现在农活儿都是机械化的,咱业余时间比较多,有时间都寻思这视频了。我也不认为我是个网红,啥叫网红?100万粉丝是网红,1万粉丝也是网红,咱就是个农户,把地里的庄稼摆置好,再踏踏实实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就管了。”(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袁纪伟)

2016快手热门搞笑段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