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图)

网络 2022-11-14 01:10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作者引语

有这么一个问题来问两个正在上课的教师:“你正在干什么?”其中一个教师回答:“我正在教书。”另一个教师回答:“我正在育人。”他们两个到底谁回答得更好一些呢?我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多数教师都会赞成后者,如果打分的话,前者能得60分,后者可得90分,如果回答得更好一些——“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则可以得满分了。

教书和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书只是育人的一部分,因为老师在育人的同时也把相应的知识教给了学生。要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人才需要做的很多,而传授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这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除此之外,还有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等。那么教书在育人中到底应占到多大的比例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牵涉到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分性问题。

在国人的意识中,谈起教师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教书,一个“教书匠”成了教师的全部内涵。一个教师如果书教得不好,学生的成绩提不上去,那么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把自己所受到的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因而就产生了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加时间补课的教学方法,产生了题海战术。学生也是有思想和个性的,有的学生在这种压力下变得逆来顺受,有的力图反抗,但胜利永远不属于他们。“2021年4月11日,江西新余11岁孩子因寒假作业没有完成于开学当天……”像这样的报道我们曾不曾一次的听到,谁为他们负责?而全国每年又有多少和他们同样的学生?面对他们我们想到了什么?

中国人的智商在世界上应该说是最高的,这应该是很好的基础,但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国家在科技兴国的道路上,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屡屡被卡脖子;我们的学生历年来在国际学科奥赛中屡屡夺冠,但他们当中长大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的却不多;本应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建功立业的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的竟整建制地出国;教育部2019年的一份统计数据则显示,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56%,体质也连年下降;近年来,校园暴力频发,青少年犯罪率节节攀升,防止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日本一调查机构调查了日本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结果前三名分别是池田勇人(时任日本首相)、汤川秀树博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松下幸之助(企业管理大师),而中国在同样的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前三名全部是歌星。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在教育上。

做为学生,一定要学习基础知识,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却把它当作最重要的任务,纠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观念所致。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选贤任能主要采用的是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只要文章写好了,就会被选拔任用成为人才了。久而久之,这种观念沉淀于国人的心中,而且相当牢固,以至于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评价一个学生首先要看的便是其考试的分数,并且教育界对这种方便快捷的评价方法运用得相当熟练。但分数又能代表什么呢?大量事实表明,学习好的学生长大后未必会成为人才。道理很简单,学习好只是表明他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的好,只是他们在一张纸上做对了几道题。到了社会上,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多少与社会有关呢?他们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吗?又有谁会用一张纸来评价他们的工作成绩呢?这说明我们在教书的同时还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他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东西。

有人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多为国家培养一些大学生和科学家,其实,教育对于国家或民族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国人所能想到的。宏观上来讲,它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微观上讲,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不在于其有多么悠久辉煌的历史,不在有多少人,不在于有多少自然资源,而在于其对教育的重视及理解程度,在于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日本这个国家自然资源贫瘠,但是在现代化方面之所以能够走在我们前面,关键在于教育,在于高效率的开发了人力资源。战后日本历届内阁都紧紧抓住教育不放,把教育看成是“国政之根本”,是“建立现代化经济的第一要素”,如果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企业教育合计起来,日本对培养人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世界第一。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发展经济靠的是什么呢?是靠自然资源的多少吗?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一文中就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这实际上说明了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和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和教育互不干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人类通过发展经济来带动教育的发展,这一阶段主要出现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人类通过教育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阶段主要出现于现在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经济在日本的外向型经济的严重冲击下濒临崩溃的边沿,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奉命调查其原因,很快这个研究小组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超越美国是因为日本高效率的中小学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平均化程度很高的高素质劳动者”,即劳动者之间的素质相差并不大,而每一个劳动者的素质却很高。日本人承认其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教育上的高投入,日本之所以超过英国是因为他培养了10倍于英国的科技人才,而韩国当年贷款10亿美元办教育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在美国,几乎每一届总统都要做“教育总统”。纵观世界,那些顶尖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有着发达的教育。

可以想象,本世纪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经济而在教育领域进行战略决战的世纪。决战并不同于一般的战斗,它是牵涉到全局成败的关键性战役,而我们面对这场世纪决战做了多少努力,我们又摆出了多少决战的架势呢?现在我们已经把主攻目标锁定于素质教育,但社会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内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教学工作仍是中小学工作的核心,教学成绩仍然是评价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指标,育人并没有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由于“倒逼机制”学生的学业压力日益早龄化,例如由于高考要考英语,因此高中、初中、小学都要考英语,而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刚上幼儿园就让孩子上英语辅导班,有的小学生英语水平竟然达到了英语二级水平,很多幼儿园也打出了双语教学的招牌。儿童过早学习外语、数学等知识对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这一点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早在201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就出台了规定:为了保护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禁止6岁以下儿童学习英语、珠心算、作文等强调记忆背诵或严谨思考的脑力课程。英国也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道,指出如果过早的参加导师讲解教学课程,会使儿童变得缺乏好奇心,降低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环境的能力。但直到今天,中国的儿童依然缺乏这方面的保护,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适应的知识难度的上限没有做出规定,小学教师可以灌输远超小学生接受程度的知识,而这种竭泽而渔式的教育对于小孩将来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好的。从上世纪末我们就说要为小学生减负,但到了21世纪小学生又增加了一门英语,而且学校都把它当作主课来对待,小学生课业负担陡增30﹪。美国的“一个都不能掉队”法案规定只对初中毕业生的阅读和数学水平进行测试,而我们中国的初中毕业生毕业时要进行七个科目的考试,课业压力不知大了多少倍。

早在2007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学习压力大”排在“娱乐时间少”和“理解我的人少”之前成为未成年人最苦恼的事情。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但是现实的情况又有谁去统计过,而老师即使布置了超过2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又如何?可以到每所中小学看看,看看学生花在学习基础知识上的时间占在校总时间的百分比,这就是教书在育人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太大了。不仅如此,每天下课或下学,有多少老师在落课?每到节假日,全国又有多少所中小学生在上辅导班?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情况在全国还在不断的复制,不断的延续,很多校长、老师以及家长甚至把老师补课看做老师敬业的标志,这样做真的是敬业吗?不是。大量的学习时间挤占了学生的独立活动时间,挤占了对学生的社交时间,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更挤占了对学生进行品德、科学等全面教育的时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被削弱,中国的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会被埋没。

早上7;30到校,上五节课11;30学校放学,但是直到12;30才获准回家;下午13;30到校做作业,2;30上课,上四节课,17:10学校放学,但直到晚上19:00甚至19:30才获准回家,课间经常拉课;晚上,语文、英语、数学三门课的家庭作业从吃罢饭开始做一直做到23:30……

这就是一个名叫张帆(女)的小学毕业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中小学生所受的苦早已超出了他们身心承受程度。从短期讲,加时间补课的确可以提高成绩,对于老师来说成绩好可以让老师奖金高,脸上有光,对于学校来说更是提高了知名度,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生源,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意味着学生想象力、好奇心以及创造力的丧失,进而削弱了未来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在教育中,分数过去是现在还是政府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师、教师考核学生最重要的标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是什么?评价一个老师的标准又是什么?答案似乎除了分数以外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素质,那么一个人的素质到底指什么?它包括那些内容呢?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们进行过详细的剖析,从横向上看,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如艺术素质、文化素质等,但从纵向上看,一个人的素质主要由五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身体素质,这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它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体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人的免疫力、柔韧性、动作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敏度以及力量等。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取决于三个方面,即遗传、营养和锻炼。它就像一个三角形(一位日本学者所创),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代表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遗传、营养和锻炼分别是它的三条边,它的面积越大,说明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越好,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先天性身体不好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增加营养和加强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日本人所说的“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可以说明增加营养对于增强体质的作用。素质的第二个层次是智能素质,它的核心是一个人的智商,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加得纳的多元化智力理论中所说的七种能力(见后文),还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判断力、观察力等。智商与遗传关系很大,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智商基本上就定型了,想提高一个学生的智商是很难的,但智商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有顶无底”,就是说智商虽然不会提高,但是它却能降低。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不停的接受批评和责骂,会使他大脑区域的胼胝体(负责大脑两半球间的传递动机、感觉以及信息认知)和前额叶(主管思考和决策)“受损”;而2011年,日本类似的一项研究表明,小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挨骂,特别是说他笨的话,真的会变笨。可以看出,孩子只有在表扬和鼓励下智商才会保持“满格”状态。除智商外,智能素质别的方面如语言能力、观察力、判断力、内省力等主要靠后天的开发,从统计学的角度将,天才和智商低的人在整个人群中占的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人属于普通人,智能素质开发不好,很容易扼杀一个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可能使一个天才变为一个普通人,开发得好,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变成人才。素质的第三个层次是精神素质 ,它的核心是一个人的情商,基本内容包括一个人的个性、性格、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等。为什么在人的素质中情商比智商更高一层呢?因为对人一生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而不是智商 ,有学者在对大量成功人士调查后发现,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文化程度等智力因素对他成功所起的作用比起他的意志力、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要小得多。

素质的第四个层次是道德素质,它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它的核心是一个人的品德,我们暂且把它定为“德商”,为什么在人的素质中德商比智商和情商更高一级呢?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重要,“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看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主要看的是道德取向,一个智商和情商都很优秀的人,如果其品德不好,其危害性比智商和情商低的人要大得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在南方有一个幼儿园招聘园长,结果学历长相俱不佳的农村姑娘婷婷击败了许多容貌姣好的研究生当上了园长,原因就是只有婷婷一人去关心主考官故意安排在楼道拐角处的一个脏兮兮的哭泣的小孩儿。这充分说明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远比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重要。素质的第五个层次是一个人的爱国心,这是一个人素质中的最高层次,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等,我们暂且把它定为“忠商”。爱国心是一个人灵魂中最高尚的东西,孙中山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就是知道怎样去爱国。”一个人不管身体有多好(身体素质),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智能素质),有多么顽强(精神素质),多么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和诚实守信(道德素质),如果不爱国,或者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爱国,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不可否认,一些人生来就具有某种特质,如倔强、软弱等,但是素质的后三个层次诸如情商、品德以及爱国心主要是取决于后天的培养,一个软弱的学生我们可以把他培养成勇敢的人,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强烈的爱国心的人。

以上是素质的五个层次,而我们的教育界是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呢?有些学校认为不考试就是素质教育了,有些学校由于在课外搞了许多美术、音乐、书法等方面的兴趣小组并取得了些成绩就认为自己的素质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更是有的学校在学习文化课外把学生按体育、音乐、美术分为三类分别培养,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其实这些都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没有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素质?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彬彬有礼”叫有素质,并不是“画画的好或歌唱的好”叫有素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只是人的素质中很小的一方面(身体素质和智能素质中的能力的一部分)。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办教育,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到日本去访问时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我对恢复日本经济很有信心(当时日本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因为日本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克林顿所说的“高素质”指的是日本人在体育、美术、音乐、书法等方面的素质吗?肯定不是。而这些体育、美术、音乐、书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学过马克斯主义哲学的人都知道社会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部分,教育的定位本来是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在经济基础上,而诸如体育、美术、音乐、书法等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也就是说那些学校素质教育的定位是在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这样做不是在建空中楼阁吗?我们还可以举些具体的例子,秦桧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遭万世之唾骂,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一个书法家,字写得特别好,宋体字就是他创造的,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讨论宋体字是谁创造的,总之他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书法家。

假如我们的教育中有一个学生的字写得特别好,是个书法家的料,我们能不能断定他的素质很高,肯定不能,字写的好不一定品德好,不一定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鲁迅,当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呢?他本来想旧中国落后是因为中国人的体质弱,学好医到了战时就去当军医,但他在日本留学时看了一部影片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影片中演的是日俄战争时(战场在中国东北)一个中国人因为为俄国人提供情报即将被日军杀了的事,当时这个中国人被绑在木桩上,周围是一群中国人,各个身强力壮,但是脸上却都显出一种麻木不仁的表情,这给了鲁迅以极大的震动——他们为什么无动于衷?他意识到要改变旧中国的落后面貌最重要的不是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而是要唤醒国民的意识和精神,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一需要”,但是直到今天,如果鲁迅先生在世的话,他对我国小学生所应该有的“第一需要”是否满意?

素质的前三个层次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的生存能力,一个人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智能素质(智商),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情商),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我们的学生的生存能力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现状呢?也许在身体素质和智能素质上我们的学生与发达国家的学生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智能素质上我们还可能领先,但在精神素质这方面就不行了,精神素质早已成为中国学生乃至中国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与日本学生的坚强自立和美国学生的开朗乐观相比我们的学生显得较为软弱和自卑。上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学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进行了一次“较量”——在没有家长和教师的情况下由学生组队向目的地跋涉。当时中国学生遇到困难时的退缩与日本学生的顽强拼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勉强跟上的中国学生面对日本学生做饭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挨饿时,流露出的只是无奈:“在家姥姥就不让我做饭,而现在用自己不会的和人家会的比,这公平吗?”

勿容置疑,中国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国,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美国,孩子是社会的;在中国,孩子是父母的”。而现在中国的社会对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各地都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但是家庭、学校、社会这三种教育力量的合力却似乎变得小了,试问:中国学生的父母对教育了解多少呢?当教师在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时,在家里父母只对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要操心了。” 当中国的孩子在大冬天穿的比家长还要厚坐在火炉旁取暖时,日本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正穿着短袖短裤在凛冽的寒风跑操;每当到大学开学时,有几个学生是独自一人而不是由家长带领到学校报到的?甚至有的大学生要把脏衣服打包及寄回家让家人洗。可以想一下,我们这些“温室中的盆花”毕业后到了社会上能够经得起“自然界风雨”的考验吗?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吗?在中国,人们对智商相当迷恋,父母最爱听的一句话就是:“您的孩子很聪明。”而在日本,家长最爱听的一句话却是:“您的孩子很坚强(属于情商的范畴)。”按照在人的素质中情商比智商更高一级来看,日本的父母在教育思想上已高出中国父母一筹;孩子跌倒时,中国的家长会慌忙跑过去把孩子拉起来,而日本的家长则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当中国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做家庭作业时,美国的家长正带领自己的孩子锻炼身体:当中国的小学毕业生在暑假为家长让自己上的辅导班多而苦恼时,美国的孩子正在社会上打短工去熟悉社会。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家长和美国、日本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别,即中国的家长太看中孩子的智商,尽管有些家长也知道聪明的孩子长大不一定成才。

与教育观念相比更重要的是教育方法,在一次中美同题习作《我最崇拜的人》的所写“主人公”对比:美国有97%的小学生选择写父母,而中国选择写父母的只有11%,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那么关心孩子,但是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不高呢?这恐怕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吧!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中国的家长往往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而在美国,家长则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在中国,有哪些家长会从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有哪些家长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当孩子走入社会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结果处处碰壁,工作生活皆不顺心——社会上大量出现的“啃老族”应该与此有关吧!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简单粗暴,面对孩子的错误动辄拳打脚踢,这种棍棒教育在孩子小时候确实起作用,但在孩子长大后则会引起强烈的叛逆心理,而且极易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在一次中央台的《心理访谈》节目中,面对使用暴力的家长,孩子愤怒地问:“你拳头硬——去和泰森试试!”在中国,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的家长有多少?又有多少家长对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了解呢?孩子们就是在这些或深或浅的代沟中成长,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原本应该得到的父母的深入灵魂深处的关爱。

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中国的家长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他们的教庭教育十分堪忧,但是有办法挽救,这就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具有统一性,毕竟现代社会的教育是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大部分能够在学校补上。但是在中国,有很多学生能力的幼芽一进学校就没有了。学生的能力包括那些方面呢?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化智力理论,即人的能力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语言、逻辑推理、音乐、空间和视觉、运动、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反省这几个方面,在现实中,学生在这七种能力上各有所长,而我们的学校只对学生的两种能力即语言(语文和英语)能力和逻辑推理(数学)能力进行重点训练,音乐、空间和视觉、运动能力看得很轻,交往能力只是稍微提到,内省能力甚至没有。 “强拧的瓜不甜”,学生一进学校就要在国家和老师规定的统一尺度下成长,结出的果实有几个是甜的呢?

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许答案有很多,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学生最终还是要脱离学校和老师回归社会的,因此学习的内容都要本着这个原则去制定。2005年,美国前500家大财团的总裁有三分之二毕业于哈佛商学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美国的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几乎已经达到了“无缝衔接”,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很适用。而我们国家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大学毕业人数连年递增,2017年795万,2018年820万,2019年850万……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是越来越严峻了。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热议——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为26.22%、15.19%、13.95%,2021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总体占比20.95%。至2022年4月17日,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仅为23.60%,这意味着2022届应届毕业生将近70%没有工作,822万大学毕业生未落实毕业去向。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很低,但是已经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大学毕业生吗?肯定不是,现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还不到15℅,没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做基础想成为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另一方面各大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达不到有效的衔接?许多企业反应,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他们专业技能差,有的是因为他们社会实践能力差,“炼钢博士不会炼钢”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是因为做事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是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其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不足是普遍的问题。其实对于社会中大多数工作来说,重要的不是从事者拥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而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这些在以教书为主要任务的学校中学的非常少。那么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又如何呢?郎咸平在一档节目中抱怨说,招收了一批大学生后发现他们大学四年白上了,还得专门再培训半年。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后不用或用不到在上大学所学到的知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上大学似乎不重要。可以看出,在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已出现错位,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些人只是一味的指责高校,其实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末”,而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才是这个教育的“本”。有些人会问:难道中小学教育比高等教育还重要吗?答案是不仅重要,而且重要的多。在《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战场就在中小学课堂。”这里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不说“战场”在大学课堂而说在中小学课堂呢?前面我们讲过“日本的经济之所以如日中天”并不是因为其发达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因为其培养了多少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而是因为日本“高效率的中小学教育”。那么为什么中小学教育比高等教育还重要呢?因为日本和我国目前实施的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即中小学教育。也就是说初中毕业后,有些学生就不上学了,而到那时再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而系统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民族的希望汇集在中小学。人具有社会性,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性的初始阶段,其对于一个人的将来来说犹如全能干细胞之于人体,全能干细胞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组成它的各个细胞间看不出任何差别,但是将来它们就不同了,会分化为人体的各种功能细胞,如脑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等,由此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机体,而中小学生看似在中小学接受着统一的教育,但是他们将来在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分工,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中小学阶段中是很难看出一个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学生长大后可以是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官员、企业家、商人,也可以是作家、画家、音乐家;可以是教师、律师、医生、工人、军人,也可以是司机、农民、送外卖的、送快递的,甚至是街头小贩、商店老板、修车铺老板以及养猪养牛的等,这些都属于不同的人在国家经济中的分工,是每一个完整经济体所不可或缺的,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中小学生的这种统一性教育能否为他将来的多样性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做到让他们在中小学学的东西对他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有用呢?这是中小学教育最难的地方,他现在整天背英语有可能将来是个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他现在学习分解质因数有可能将来是送外卖的,也就是说在你不知道他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时在中小学教他什么最好呢?这就要求中小学的教育要就很强的保底性,即要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的东西不管学生将来干什么都用得上。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保底性如何?是否能保得住所有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所学的东西有到了社会上能用的上?截至201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51℅,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高中毕业生将不再上学而要走人社会去谋生,按照我国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为1400万,高中毕业生80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有近400万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将不再上学而要走人社会去谋生。前些年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这个数字近几年还处于缓慢上升中,那么他们在中小学所学的有多少在社会生活中有用呢?他们在学校主要学习的不外乎语数外,那么就看一下语数外对于他们到了社会上的作用。

先来看语文,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认为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都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我们可以想一下,对于那每年400万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作文写得好对于他们初中毕业后到社会上谋生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很明显,写作对于他们到社会上生存起的作用非常小,对于将来成为如农民、街头小贩、农民工等的学生恐怕连摸笔的机会都很少吧!那么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中学到的知识对继续上学的51℅的学生有用,对剩下的一半即将走人社会的学生是否有用呢?其实这个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说得已经很明白,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正是语文中对所有学生将来不管干什么都有用的东西,将来学生可以不会写作文,可以不会数理化,可以不会英语,但绝对不可以不懂交际,如果不懂交际,在社会中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学习不好的“问题生”虽然在学校不被老师所赏识,但是到了社会上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那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学习很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走人社会则显得力不从心,有些连一些起码的礼节都不知道,只有从头开始学。

交际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在语文中主要用到的是口头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但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关于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内容太少,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共有32篇课文,八个单元练习,八个口语交际,八篇习作,四个综合性学习,加上每周一次写字课,共约144课时,其中关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只有8个课时,只占总课时数的5℅,而这8节课的教学内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说是真正有关口头表达能力的,并且由于不在考试之列,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教师所忽略。这样的直接结果是造成了“哑巴语文”现象,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连连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好。小学语文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会“写”还是为了学会“说”,我想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会回答“说”,因为到了社会上用到“写”的地方很少,而不论干什么都得“说”,最起码要和别人交流,但由于语文考试是纯粹的笔试,口头表达能力从来不做测评,所以老师们最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中小学生最经常读的课外书中,最多的就是作文书。而在美国,非常重视学生的“说”,讲故事、演讲、辩论、讨论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每个环节。不可否认,写作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但现实是写作在小学生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因为好多学生怕作文!春游要求学生写作文,看完电影要求学生写作文,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好的东西如果成为一种负担,那只会起反作用,作文也一样,当它成为一种负担时,作文不好的学生会害怕和厌恶,会选择逃避,去抄作文;作文好的学生会迎合老师的喜好,老师喜欢写得长的他就写得长,老师喜欢语言优美的他就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这样的结果虽然学生作文得了高分,老师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学生的作文很少触及学生的思想,背离了写作的基本精神,忽视了对真的追求,忽视了学生心灵的滋养。

早在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通过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3.3℅的人承认自己在小学期间曾编过作文。另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一次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学生有26个同学承认自己是瞎编的。对于学生的作文不管是写景的写事的老师只看中表面,能得高分就行,根本不会深究学生是不是“造假”,其结果是在潜移默化中损坏了学生道德素质中最基本的“诚信”,诚信作为道德的底线,一旦被突破,其他的缺点会随之而来。

再来说数学,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质数合数,但这些纯粹的数学知识大多数人一生也用不到;六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初中毕业生已经开始学习函数,而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到社会上从事各种职业的学生来说又能有多少帮助呢?能用得上的也就是四则混合运算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核心,它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并不是干什么都需要数学知识的,如他是厨师或商店老板等大多数职业,用到一般的数学知识即可,根本用不上初中所学的函数。那么在数学中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数学中什么东西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呢?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长大后,可以不知道质数合数,可以不会函数,但应该具有好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他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应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并以此作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工具。而现在的数学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检验学生的智力,学生智商高数学就好,智商低数学就不好。由于授课内容多而且难,所以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得非常紧促,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这节课讲不好那么下一节课将无法正常进行,这就造成了数学课“赶集”式的教学,每节课教师草草讲完,然后学生做作业,做作业的过程并不注重思维方式,而是注重套用公式去计算,因此这种数学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关于“数”的科学,而只能称之为“算术”——计算的技术。

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就没有将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通盘考虑,现行的数学教材内容从难易程度上讲属于偏难型 。从科学的角度讲,学生中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各占总人数的10%,智商偏高和偏低的各占20%,智商中等的占40%,能接受偏难型内容的是那些智商高和智商偏高的学生,保底率只有30%,即只能保证30%的学生能学会;即使换成难度中等的内容保底率也只有70%,还有30%的学生被忽视。偏难型教材内容对于10%高智商学生来说很容易,对于20%智商偏高的学生来说也不难,对于40%智商中等的学生来说则是智力的透支,而对剩余的30%的学生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竭泽而渔,他们根本就接受不了。数学教育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在美国的数学教育中不重视公式,而很重视公式背后的东西,包括推导过程和思维方法等,而在我国的的数学教育中,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已经被大量的计算和练习题搞的疲惫不堪,当国外的学生正在用计算器的时候,中国的小学生还在用笔进行着大量重复的计算。小学数学为什么难,为什么有些题连大学毕业的父母都不会做?其实不在算理本身,而在于练习题,而这些练习题和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

举个在小学数学中的例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讲的是圆柱和圆锥,本来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推导各用一节课时间完全可以解决,本来并不难,但书上从第25页到38页共14页安排的都是这一块内容,其中牵涉到圆柱圆锥体积推导的只有两页,别的都是练习题,加上配套的练习册上的共有80余道,这80余道分别代表几十类题型。25页讲的是如何把一个圆柱转化为一个长方体,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一个课时讲完,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得到了锻炼,空间想像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论说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接下来就开始变了,28页第四题:“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另一个高为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就是说小学生不仅要知道在已知底面积和高的情况下如何求圆柱的体积,而且得知道已知体积和底面积的情况下如何求圆柱的高,这道题学生经过老师讲述和学生思考后绝大部分学生会,不过得花费点时间;29页第九题“两个底面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4.5分米,体积为81立方分米。另一个高为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道练习题就有点难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学习成绩靠后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不会,老师讲后开始出同类的习题学生做,通过重复练习学生百分之九十也会掌握;第十到十三题难度进一步增加,做这些练习题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智商吗?前面我们说过,人的智商“有顶无底”,不会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即使会了智商并不会提高,而通过老师的讲解还不会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批评下降低智商,这些题应该不是在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是在检测学生的智力。

不会的学生进一步增多,老师讲解的时间和学生做练习题的时间进一步增加,学生开始对数学失去兴趣,厌学情绪开始出现;38页第二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0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这个题型属于圆锥变圆柱,就这道题难度而言全班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会,后边的练习题还有更难的,由于题没带*号,就意味着考试会出,为了让全体学生会做老师开始反复的教学生,反复地做练习题,做两遍不行做五遍,时间不够就占用体音美以及课余时间,压力传导至家庭家长只有在百忙之中给孩子找家教或报补习班,学生还不会老师就会失去耐心进而产生过激行为,师生关系也紧张。且不说生活中学生能不能遇到类似问题,这些难的练习题学生会与不会并不会对其初中数学的成绩产生影响。在这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推演本来是两节课的内容,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安排了14课时,把所有练习题包括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做完则需要近20个课时,而要保证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全部学生都熟练掌握几乎不可能)所有类型的习题(因为考试都有可能出)则需增加一倍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而且时间越多越好,投入的时间与成绩成正比,同类的练习越多,投入的时间越多,学生掌握的就越牢固,平均成绩会越高,时间的多少和练习题的多少在这里是没有上限的,这些时间从哪里来?只能是挤占别的学科或学生的课余时间包括节假日。

更有甚者,教师可以省去推导过程,直接让学生背公式(v=sh),只要在期末考试前不断地通过大量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公式和解题方法的记忆就能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数。这还只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还有其它单元如《百分数》、《比例》等五个单元和上册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圆》等九个单元,以及五年级四年级等各个年级各个单元,也一样存在大量的练习题,这又得需要多少时间呢?如果用这些时间让他们认识椭圆和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更能锻炼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如果让六年级的学生用这些做练习题的时间去观察蜂巢,思考为什么蜂巢是六角形而不是圆形,是不是更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些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不是更好?在这里,教材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技巧依赖度越来越大,对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老师的精力和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工作更倾向于体力活。大量的练习题强化了教学,弱化了教育;强化了教书,弱化了育人。

从“圆柱和圆锥”教学的整个事件过程来看,初期达到的教学目的被后期大量练习题所抵消,开始几课时学生会有兴趣,但到了后来完全变成了几十课时强迫式的题海战术。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对这种强迫式的教学深恶痛绝,他说:“即使一头健壮的猛兽,在他不想吃的时候你用鞭子强迫它不断进食,而且强迫它吃不喜欢的东西,那么,它也会丧失贪吃的本性的。”在这种出于“选拔”需要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一旦失去兴趣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在中美教育界,中国学生数学好似乎是一个共识,但到美国顶尖高校留学的数学尖子生都会发现美国学生特别是尖子生的数学水平与他们相比并不低。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相比,数学对于设备的依赖性要小的多,如果说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国落后是因为硬件设施没有欧美先进的话,那么数学找不到类似的借口。在美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会一位数加减法,一个成年人不知道一里有几个0.25,甚至一个工程学硕士生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其实这样并不好)……但是这并不妨碍美国出现顶级的数学家,因为他们的数学教育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国直到现在没有出现世界顶尖的大师级的数学家,这一点从历届菲尔兹奖得主可以看出,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迄今为止中国国内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该奖项,连邻国越南也出了一个吴宝珠。是中国人智商低吗?不是。是中国缺少数学天赋的人吗?也不是。对顶尖数学家起作用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是兴趣,按照丘成桐教授的说法,伟大的数学家基本都是从10岁、11岁开始发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而这时候正是中国的小学生开始大量反复做练习题的时候,那些高智商且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就消失了,一个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孩子可能英语成绩是个位数,而且越是有天赋的学生越讨厌重复做题。另外孩子的数学天赋是很难琢磨的东西,有着孩子显露的早,如高斯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显示出来;有些孩子显露的晚,如牛顿小学时数学常不及格。所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以大量习题为主的题海战术)下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能够显露出来的几率很小,那些通过不断做题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也许最终会成为数学家,但由于缺少创造力和探究的兴趣难以成为大师级的数学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数学界很难脱颖而出。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在中小学,学生们不知道数学是美的,不知道数学是开发大自然的工具,只知道数学是埋头做题,埋头做题包含了数学的一切,他们只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不知道黎曼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不是一百八十度,只知道数学有代数和几何,不知道还有拓扑学。当他们抬起头来,当他们跑出教室到了大自然,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数学是如此的美妙,原来不光在数学书中,在向日葵中,在海螺中,在树叶中,在太阳系中,在鸟类飞行中,在鸡蛋中,在台风中,在雪花中到处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

再来说英语,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那么英语是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吗?目前,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教育差距大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等原因那些农村、边缘和贫困地区同时也是英语教育最为薄弱的地区,调查显示,80%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小学没有专职英语教师,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英语老师,只是发了一本英语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何去和有专职老师甚至外教的学生竞争?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英语教育水平高甚至超前,而恰恰是农村、边缘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急切需要依靠读书考上名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只要考上名校就可以使一个家庭摆脱贫困,他们的语文和数学天赋并不比城市地区差,而英语成为他们不可逾越的鸿沟,基于此他们延续上一代贫困的可能性很大。中小学生学的英语在他们的人生中能用到的有多少?恐怕很多人除了26个英文字母和个别的常用单词之外诸如音标、语法、短语等一辈子也用不上吧!如果他们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能把学英语的时间用来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动手能力或学习生活常识等有用的东西,那么对于他们将来摆脱贫困或成就事业会更有帮助。对于那一半不上高中的学生,也就是每年400万初中毕业生来说,走入社会后能用到英语的有多少,尤其是那些处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去摆脱像上一代一样的贫困,方法只有靠教育,在他们当中会有考上大学到大城市去生活的人,但更多的孩子会留在当地,对于那些留在当地的孩子来说能用到英语的几率太低了,甚至好多人一辈子也用不到,如果用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来学游泳,学习红色文化,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那么他们还会延续上一代的贫困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全民学英语的程度。202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而日本人均GDP早在1986年就突破了1.7万美元,可以说日本经济领先中国几十年,但英语在其基础教育中还处于选修地位;印度的英语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在印度英语属于官方语言,地位如同中国的汉语,但其经济发展还处于落后的阶段,2021年人均GDP才2300美元,这些都充分说明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没有必然联系。

开头我们说过,教书在育人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区分的根本。在人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精神素质、道德素质和爱国心这五层素质中,知识水平只是智能素质中很小的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本来语数外这些以教书为主的基础知识(语数外)在育人中应该和文化传承类如(围棋、书法、武术等)、社会实践类(如交际礼仪、环境保护等)以及阅读(在中小学至今没有阅读课,即专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阅读书籍)、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理财、手工、生活常识、安全自救等十几种科目处于同等地位,即教书在育人中的比重应在10%左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知识类(培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和艺术类(培养想像力等)、科学类(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等)、体育类(增强体质和培养协作能力等)、生活常识类(个人卫生、安全自救和理财能力等)、社会实践类(交际能力和基本礼仪等)等处于同等重要的的位置,教书(知识类)占育人的比例不到20%,所以总得来说,教书占育人的比例最多在20%左右(各个年龄段比例不同,年龄越小比例越小),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现实中这种比例是多少呢?以小学六年级为例,国家层面上的指导意见是小学六年级每周30节课,其中属于教书的语数英分别为7、6、4节,共17节,名义上占比56.7%。

不仅如此,而在实际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就像前文说的张帆同学,在她的学习时间中教书(知识类)占比至少在80%以上,这是一个失衡的比例,教书严重挤压其他教育内容的空间,在这样的比例下,学生没有玩耍的时间,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运动的时间,心智受到很大影响。中小学语数外这些以教书为主的应试科目已经裹挟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学生的、老师的、家长的和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畸形产业链(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和鱼龙混杂的辅导机构以及学区房现象等),连追逐利润的资本也大量介入(越来越多的私立中小学),其结果是学生忙,家长忙,老师更忙。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开朗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使一个原本祥和宁静的家庭变得躁动不安,子女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绝大部分正值青壮年,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他们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基础教育上,直接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一项调查显示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最大的焦虑——家长为孩子成绩不好而苦恼,为孩子上哪所小学和初中而着急,为孩子不停的上辅导班而奔忙,为孩子不做作业而生气,为孩子生病不敢请假而痛苦,为老师不停打电话反应孩子在校表现而心烦……让家长沉不下心去工作,这是社会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的来源,而这一切本可以通过在不影响初中成绩的前提下减少小学学习难度避免的。

在当今中国教育界,有两个严重的问题,一个是学生厌学的人数日益增加,另一个是教师补课和体罚学生屡禁不止,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共同的原因。2017年8月30日下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关于教育扶贫的提问时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60%的辍学学生就是不想上学”。学生为什么厌学、逃学?教师为什么补课、体罚学生?其中的一个共性原因是教学内容太多和教材太难,教师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去教,学生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去学,而且有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努力去学也不一定学会(因为学生的智商有高有低),让教师想尽办法去教也不一定教会,而让小学生努力去学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因此有些学生厌学逃学;而让老师想尽办法去教,由于老师之间的差别,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把学生教会,有些教师即使想尽办法去教也达不到教学目的,这就造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简单粗暴,大量的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有的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为使学生学会要补课,家长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名目繁多的辅导班,有的教师为提高教学成绩布置的家庭作业很多很多,远远超过规定量,还有的教师由于学生学不会或不做作业而体罚学生,使学生在强迫下学习,这些行为严重挤压了孩子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进而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难不仅对学生的智商提出了高要求,而且也是造成社会追逐名师名校之风的根源。在中国,名师意味着什么?并不是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好,而是他的课或者说是优质课讲得好,教学成绩好,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他是教育家,而是因为他是教学专家;人们追逐名校也是冲着这些学校的教学成绩去的,指望着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考上更高一级的名校。假如说教学内容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话,大多数教师都可以教会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那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去想尽办法掏高价进入昂贵的私立中小学吗?假如说教材照顾到所有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让所有老师都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话,学生还会厌学逃学,教师还会补课和而体罚学生吗?在中小学,能够同时把语数英三科都学好的学生有多少?下面有一组数据,是一个中等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区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某农村小学的成绩,语数英三科都能考好(按最低标准每科都在70分以上)的三到六年级学生在各级中的人数分别是20、18、17、25,总人数分别是57、63、56、73,所占比例分别为35.09%、28.58%、30.36%、34.24%,平均值为32.07%,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考好。

现在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课程恰恰是为这三分之一的智商高的和智商较高的学生准备的,为他们升大学准备的,而剩余三分之二的学生呢?与发达国家“不能落下一个”教育理念相比我国现在的教育就像马拉松一样,小学是起点,大学是终点,学生全部在起点集合后到初中毕业淘汰一批,到高中毕业再淘汰一批,加起来到大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被淘汰。也许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16年全国初中应届毕业生为1417.6万,新招高中生为796.6万,差距600万,显然这六百万孩子(包括上职业学校的)被忽略了,因为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数知识是为考大学准备的,并不是为学生进入社会或考入技校准备的,这只是一年的数字。诚然,最终有大量的学生(2020年大概是800万)进入高校,特别是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不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即使一个山沟沟里世代种田的家庭,也会因为孩子的努力和成功,可能使全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但是这是以更多的学生被淘汰为代价的,他们由于在学校中没有学到在社会中交际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因此前途堪忧,成为整个民族前进中的短板。那么进入大学的那这三分之一的学生将来肯定会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吗?另外三分之二就不是人才了吗?那倒不一定,就像七十年代的日本,那时初中毕业生根本不愁找工作,因为当时各大企业都在招人,与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毕业生相比,也许他们没有丰富的数理化知识,也许不懂什么英语,但却有着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教养、敬业的精神和对国家绝对的忠诚。

就是这些具有初中文凭的人成了当时日本各大企业的一线工人,与高校毕业生一起成为日本工业赶超欧美的主力军;再看美国,大多数美国人毕业于普通的大学,但这些大学毕业生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冒险精神和极具创新的头脑,而这些在中小学就开始培养了;另一个例子是德国,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不是大学生,而是初高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们有着出色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精神。美国的创新精神和日德的工匠精神正是出自于教育的沃土中,同时以上各国教育理念和体系的不同也造成了世界上大致的产业分工:美国负责创新创造产品,日本负责制造美国创造的产品,而德国制造用于制造、测量产品的精密仪器。

以上可以看出,教育的不均衡首先是教学内容不能充分照顾的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智商不高或小时候接受能力弱就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才是地域间学校间的差别,韩国早在1974年开始推广“平准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学校间、区域间教育和设施的差异。前文我们讲到,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日本高效率的中小学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平均化水平很高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平均化水平高吗?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中小学生的素质差别很大,在不同的学校间有的学校教学成绩很好,有的学校教学成绩很差,即使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也是有的学习很好,有的学习很差,有的身体很好,有的身体不好,有的品学兼优,有的是双差生,可以说参差不齐。到了小学毕业,这种分化已十分明显,家庭经济实力强的学生到了地区级试验中学,家庭一般的学生到了初中的寄宿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学习也不好的学生就只能上普通班。那些在地区级试验中学学习的学生,他们有着国家提供的优秀的师资,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考入省级名牌高中和国家级名牌大学的几率非常大,而他们享受的那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本来是国家为所有的孩子准备的。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

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而来自的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不到20%。名校中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逐年减少,几十年前清华大学学生中贫困生约占一半,现在不到一成。几年前,清华老师调查发现:在清华学生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低,呈现“倒金字塔型”形。当今社会这种“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假设有两个学生A和学生B,是一所小学的同班同学,学生A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名列前茅,但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条件不好;学生B成绩良好,虽然不如学生A,但家庭条件优越。到了初中毕业学生A虽然成绩优秀但由于家庭原因去了一般的初中,而学生B去了重点初中,至此两个人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重点学校,学生B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如良好的师资(工作负责的班主任和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和硬件设施高端的教学设备以及由此带来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益于此又考上了重点高中,并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学生A由于在普通中学普通班,加上缺少父母的督促,因此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初中毕业时已与普通学生无异,勉强上完普通高中后进入社会,至此和学生B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学生A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迫于生计进入某企业做了一名流水线上的员工,而学生B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重要的科研院所,担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我们且不说两人的生活质量有何不同,只用这样想:假如学生A把放到学生B的位置,是不是比更能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任?是不是对国家能做出比更大的贡献?在教育公平性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形成的“田忌赛马效应”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家的竞争力可以由教育而增强,也可以由教育而削弱。

日神精神举例_举例说明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_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找规律举例

当我们在学校面对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时,你相信他们有些人长大后会犯罪吗?绝对不相信,你只会相信他们是人才,但为什么他们长大后成为人才的却是少数呢?当一个孩子由家庭进入学校后,他的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属于天性的行为会受到极大的约束,这种约束极大的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且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强。如果一个孩子在上课时没有听讲却在偷偷地画画,教师狠狠的批评了他或者干脆把画撕了,那么他将会变得害怕老师,甚至害怕画画。也许,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这样消失了。教师不应该是砍伐者,而应该是个拓荒者,去清除学生思想中和前进道路上的杂草。到了低年级,他开始学习知识,老师怎样把知识传授给他呢?是整天让他在教室中读写背吗?这样只能使他们的头脑丧失活力,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老师来说,你了解他的气质类型吗?了解他的个性和性格吗?如果不了解,你怎样对他进行因材施教呢?教师不一定必须是学者或作家,但却应该是个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进入中年级,他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但他在学习知识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吗?也许他会说:“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建设祖国。”这只是他背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学习语文,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他们知之甚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时,他也许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也一定会喜欢他。但他若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甚至差生,教师就很容易忽略他甚至讨厌他。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而不是必须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因为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英才是不可能的,而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人才却是可能的。一个教育家说过:“一个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振兴中华依靠的是少数几个英才还是大量的人才呢?显然,答案是后者。

进入高年级,他会从社会上学到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骂人、打架、抽烟、上网、打游戏,对于此,老师也许会很很地批评他,而这样的批评只会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反抗情绪,结果适得其反。如果这时他成为一个学习好但品德不好的学生呢?这应该是教育的重点,教育不好,他将成为一个“危险品”。因为小学阶段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品格的塑造阶段。小学毕业时,他将面临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如果他家庭富裕而进入重点中学,那么他是一个幸运儿;如果他进入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也就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希望渺茫。在初中,他渴望见见外面的大千世界,学校能满足他的愿望带着他去旅游、锻炼甚至探险吗?这样的机会很少。就这样,他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于书本和教师度过了九年,如果初中毕业后他走入了社会,这时他可能会一些英语,可能会计算圆锥的体积,也可能会背元素周期表,但这些对他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更为不利的是他可能成为近视眼,当我们看到带着近视镜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工地干体力活时,是否想到了那个曾经埋头苦读的学童?

在生活中也许他们会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人才,但更多的会因无能力致富而贫穷,甚至会因误入歧途而犯罪。如果他升入了高中,并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但因家境不好而交不起学费,这不是剥夺了他上大学的权利吗?如果他家庭富裕或申请到助学贷款而顺利进入高校,并且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那么他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甚至英才。

要造就一个人才的确很不容易,而这些人才能够经受的住金钱和出国的诱惑去报效自己的祖国吗?面对人才的大量外流,我们显得无可奈何,爱国,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一种永远也触及不到灵魂的东西。北大历史系的1997年毕业生胡士泰,作为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6年里,力拓的这个商业间谍“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国家为了培养这样一个大学生付出了多少,但得到的回报和付出成正比吗?尽管清华大学把“爱国、成才、奉献”奉为办学宗旨,尽管还把“爱国”排在“成才”之前,但有关调查显示,1985以来,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以2000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为例,直接出国的有7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587人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0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出国的突破了千人大关,并且在以后呈逐年递增之势。过去10年,每4个出国学生仅有一名回国,特别是在美国取得科学或工程博士的学生是最不愿回国的。 2006年,北大当年有22℅的毕业生出国。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或工程博士的中国留学生有2000多人,2007年仍然留在美国的占中国留美博士的92℅。

截至2008年下半年,在1979年后出国留学的约140万人中只有39万回国,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库,清华甚至被冠以“留美预科班”的称号。2015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全球顶尖前100位材料科学家榜单,榜单前六位全部是华人,其中五人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而这五个人全部在美国。截止目前,约有2万清华毕业生在美国硅谷工作,加上中国其他高校的人数超过10万,这10万人可都是科技精英呀!一方面中国缺少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才大量在硅谷,假如他们有一半回国,那么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的作用将不可估量,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之事。人工智能是当今中美高科技领域竞争的制高点,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要素,而美国在此领域大多数高级工程师是中国高校的毕业生。2019年,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主席、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报告发布会上说: “我们的委员会非常仔细调查的一件事是,在有关中国问题上, 我们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答案可能是一些人不想听的,我们依赖中国研究人员和中国的毕业生。”2021年,马斯克Space X公司雇佣了8756名员工,在单一大学的分布中有864名来自清华大学,占比约10%,位列第一;第二名是斯坦福大学,645名;第三名,哈佛大学,589名。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星链计划明面上说是民用,实际上和美国军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军事上有着巨大的用途,甚至会颠覆现代战争的规则,全部建成后将对中国的国防安全产生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同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威胁美国的国家,这种威胁大于原苏联和八十年代的日本,所以美国更把中国视为其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2017年,美国猛龙未来公司总经理加尼森在给政府的建议中说:“我们能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他们(中国留学生)文凭上钉上绿卡,让他们可以留下来在这里发展技术,而不是回到他们的国家去发展,与我们竞争。”话已经说得如此明了,而他们似乎达到了目的——2018年以来,在美国完成人工智能研究生学习后,有88%的中国研究人员选择留住了美国,只有10%选择回国。

现在人才外流的严重程度和新中国刚成立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情况是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回国,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童第周、师昌绪……在当时国际上都是顶尖的科学家。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共有2500余留学生归国,其中欧洲的全部归国。诚然,自2012年以来,留学生回国的越来越多,但这种“海归潮”和建国后有很大不同,其一是回国的高端人才少,其二是回国的原因大多并不是出于一种爱国心,而是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吸引,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回国的高端人才只有施一公、饶毅、姚期智等少数。为什么当时贫穷的新中国能吸引优秀的留学生回国,而现在国家国家富裕了却出现了优秀人才外流的截然相反的局面呢?难道不是教育出了问题吗?我们培养的学生身体再好,学习再好,品德再好,但如果将来不爱国,或者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爱国,那就是失败。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忠诚的能力,一文不值!所以在教育学生时必须首先瞄准的应该是人素质中的最高级层次,即第五层——爱国心。学生的爱国心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如果从小不注意培养,到他们长大头脑被各种思想填满之后再去培养就晚了。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并不缺乏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甚至这是教育的重点,但问题是结果差强人意。

那么在中小学,如何才能使强烈爱国心深深地扎根于他们幼小心灵的土壤中呢?是背几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就能做到的吗?不要忘了胡士泰小时候背的也是这些东西,而钱学森小时候却没有背过。那么是学很多的诸如《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之类的文章就能做到吗?这些对孩子的爱国心的形成有帮助,但作用有限,首先中小学生年龄小,心灵中都是充满童趣的世界,社会阅历少,对于革命烈士的经历感触极少,那些革命先烈所经受过的磨难他们是绝对感受不到的;其次,如果说在学生心目中只知道上战场杀敌是爱国的话,那么他到长大后就不知道怎样做是爱国了,因为现在是和平时期,并不需要他们去战场上杀敌报效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家面临的大的战争的几率是很小的。培养具有爱国心的人就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培养不忘本将来为中国服务而不为外国服务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有别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外国人的特征。看看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在他们身上能体现出的中国元素太少,除了语言文字,其他如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素质修养、兴趣爱好等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太少。提起日本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和服,是武士道,是见人就鞠躬。那么提起中国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诗词歌赋,是琴棋书画。而这些属于什么的范畴呢?这些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文化人”,这才是人的素质中最高级的部分——“爱国心”的基础。

这里的“文化人”指的不是有知识的人,而是饱受传统文化滋养的人。为什么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文化人”?就一句话:把根留住。文化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一个国家的人区别于另一个国家的人的根本。人是带着某种文化而存在的,对于个人来说,文化素养是一个人能力的倍增器,只有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他手里的设备和头脑中的技术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别看他具有强壮的体格,具有丰富的知识,其实只是一副空壳。而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更是远超国人的想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构成的“软实力”,而文化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文集《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一个国家只有在文化上真正的崛起了,那它真的是一个强国,而且永远不会有崩盘的危机,一个大国的崛起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只能是昙花一现,原苏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硬实力增长迅速,但与之对应的软实力严重滞后。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我国的微不足道,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表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设计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以中国为100,日本为311,世界平均为125,这反映了中国在人的文化素质还不及世界的平均水平,相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分量显得极不相称。现在,我国正在积极增强软实力,希望用自身的文化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效果有限。现在中国增强软实力的方法主要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截止目前,我国已在96个国家建立320个孔子学院,这种嵌入式的文化传播由于不符合当地习俗有些水土不服,2020年4月,瑞典关闭了最后一座孔子学院。在亚洲,软实力最强的国家是日本,虽然国民经济经历了自九十年代以来失去的二十年,但至今为止其软实力依然强大,足以支撑起实体经济。日本软实力之所以强大,除了因为强大的经济以外,更重要的原因中是其国民在全方位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展示出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彬彬有礼的国民形象。2010年,中国的出国人数达到了1.14亿人次,2016年达到1.22亿人次,2019年达到1.6亿人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他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作风都会影响到所接触过的外国人,只有当这些人以文化人的方式出现时才能逐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也只有这种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文化传播才会使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少一些误解多一些认同。

其实我们在文化上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西方,我们唯一需要向他们学习的是科学领域,和美日欧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厚重的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对人的身心健康而言)全面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这一点中小学生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他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在文化上中国应该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立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之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中说:“有谁过去曾想到,地球上还存在这么一个民族,它比我们这个自以为在所有方面都教养有素的民族更加具有道德修养。……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现在的文明,主要原因就是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古代文化占世界同时期文化总量的三分之一,中美两国就文化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美国的文化根基很浅,但是就文化产业而言美国的文化产业要数十倍于中国,这期间的原因除了经济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认同,美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如日韩等都像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像对待种族延续一样对待本国文化的传承。

在日本教育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古人之学不用”。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日本的孩子从小就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他们会在幼儿园用一年的时间来学习茶道。在日本,剑道、柔道、书道(中国书法)等传统文化项目是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而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已经被严重边缘化,在语数外等所谓主课的挤压下传统文化几无容身之地,只剩下语文课文中的少量古诗和古文在坚守阵地。古诗词和古文是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吗?肯定不是。中华文化是一个由根文化、干文化和枝叶文化所组成的的庞大而完整的文化系统,根文化指的是以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为主诸子百家为辅的核心文化,干文化指的是能为全体中华民族成员所接受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医中药、风俗礼仪、建筑雕刻、衣着服饰、传统节日、乐器(古筝、二胡、笙、箫、笛等)、艺术品(瓷器、玉器、青铜器等)、武术等传统文化,枝叶文化指的是各种富有地方特色为各地群众所喜爱的戏剧(京剧、豫剧、川剧、粤剧等)、饮食(鲁菜、粤菜、川菜等)、手工艺(如苏绣、剪纸等)等组成的地方文化。面对如此浩瀚的文化内容,让中小学生学生继承哪些呢?是以根文化、干文化为主,还是以枝叶文化为主呢?肯定是前者。

只有前者才能为全体中国人所接受,而不带有任何地域观念,只有在相同的文化氛围下才能增强全体国民的归属感。提到归属感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出现的“杨舒平现象”,杨舒平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语言中可以看出她在美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是为什么?杨舒平是昆明人,小学初中都是在昆明上的,昆明一中毕业,错误在她吗?应该是没有把她教育好,她不知道她的祖先创造过多么辉煌灿烂的文化,只知道500前的哥白尼和伽利略,不知道2000年前的甘德和石申,没有读过孔孟老庄,不喜欢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从小就没有建立起文化自信,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没有被打下“中国人”或“文化人”的烙印,只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上家庭和环境等因素造成了其归属感低,这个“地球人”到了美国以后,马上就被美国的所谓自由和民主所吸引,以为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对于生之养之的地方,一个缺乏归属感的人看到这个地方有自己不满意之处遇到机会就选择离开,去寻找比它更好的地方;而一个有强烈归属感的人不会因它有这样或者那些的缺点而离去,他会留下来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只有增强了归属感,才能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与日本教育“非古人之学不用”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大约占到了四分之一。这里边不仅有中小学必读书目上有《鲁滨逊漂流记》、《弗朗兹的故事》、《爱的教育》、《夏洛的风》等大量外国书目,中小学课本中也有《小泽征尔的判断》、《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华盛顿砍樱桃树》、《美丽的规则》等不少关于外国人的文章,更有甚者,《圣经》和麦克阿瑟的《责任荣誉国家》这些西方文化的核心也分别出现在有些地区的小学和中学课本中。那么,大学的情况是怎样的呢?2018年网上公布了中美名校的图书借阅榜,美国十所高校图书阅读综合排名第一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排名第二的是霍布斯的《利维坦》,第三是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这些都属于西方的核心的文化,美国的大学生可以从中不断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国内高校的学生爱读的书目有哪些呢?北京大学图书借阅排名第一的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清华大学排名第一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学生看的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兴趣所在,同时也决定了他们毕业后的思想认同和价值取向。

一个民族要复兴首先应该复兴什么?那一定是文化复兴。因为文化属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架构,要不为什么有一个词叫“文化底蕴”呢?在文化的基础上催生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基础上催生出社会的道德体系,在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催生出法律体系,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催生出政治体系,然后是经济、科技、文娱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没有了文化基础,社会上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提起中华文化不得不提孔孟之道老庄之学,提起孔孟之道老庄之学等根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言文,而提起文言文国人国人的情绪很复杂,一方面它是我国的传家宝——传统思想精髓的承载者,另一方面又让我们想起了八股文,想起了封建遗毒,从吴敬梓笔下疯疯癫癫的范进到鲁迅笔下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从“百无一用是书生”到“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学习文言文出身的古代知识分子给人的印象是迂腐,所以大多数人担心学习文言文会把学生教成书呆子。事实真的如此吗?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古文化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先来看看同是儒家文化圈中的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吧!在日本论语被称为“宇宙第一书”,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开始接触《论语》,但是日本的小学生被教成书呆子了吗?2008年,日本在小学课程中又增加了孟子的语录,其原因是日本教育界认为当时日本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下滑。

截止现在,日本人文言文水平已遥遥领先于中国人。日本高官曾公开承认:正是因为中国的《论语》和孔子思想,日本才会成为经济强国。可以看出,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真正原因和教育内容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书呆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现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背为主的,且不具选择性,都要一字不落的背下来,这样就使得学子们如同学习机器一样背大量的内容,但背的目的并不是去用,去融会贯通,而是为了考取功名,加上古代的统治阶级有意以此来奴化人民的思想,因此才会出现大量的书呆子。在古代,仅仅考上一个进士就需要死记硬背60万字,不但四书五经的原文要背,而且注疏也要背,在单纯的死记硬背而不是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的前提下,脑袋里强塞这么多东西即使一个聪明的人也会变成书呆子。书呆子和文言文并没有关系,因为书呆子不是古代独有,现在的教育中也会出现书呆子,其原因也是在教育中只注重灌输造成的,不说一到八年级,单单九年级的初中生每个星期就要死记硬背四五十个英语单词。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精髓中不免有些诸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有争议的语句以及“三纲”秩序观等不和时宜的内容,但我们在教育中完全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孔孟之道老庄之学等这些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适合于人口密集型社会,它会使人口密度大的社会更加稳定,会化解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理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它已经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以及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只有在每个人都是文化人这种肥沃土壤的滋养下才具有最高的竞争力,日韩这些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为什么能先于中国步入发达国家,这与其文化土壤的肥沃不无关系。就《论语》的研究和儒家文化的认知程度而言,日本已超越中国,可以说比中国更中国。在日本的《国语》(相当于语文)教材中,唐诗、《论语》、《孟子》等中国文化占书页的一半;日本的年号每一个字都取自中国的古籍;2001年12月1日,日本皇室新添一名小公主取名“敬宫爱子”,御称号及名字皆出典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从2008年起在新人研修时,把《论语》列为重要科目。2009年,长期不景气让日本社会充满失望与闭塞气息,中国的《论语》竟成了救世的圣经,因为日本人认为 “只有知识却没有仁心,无法立足于社会”。在日本公务员和警察考试中有很多中国孔子和老子的语录,因为日本人认为那是一个人区别于地痞流氓的标志之一。韩国前总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2017年3月,判朴槿惠下台的韩国法官李贞美卸任时引用了韩非子的话“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来强调实现法制的决心——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引领了日韩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当代知识分子中,国学水平能达到钱钟书水平的有几人?能达到王国维、陈寅恪的有几人?能达到熊十力、梁漱溟的又有几人?现在的初中毕业生读过整部《论语》有几人?高中读过整部《道德经》有几人?大学读过整部《周易》的有几人?全体国民读过《菜根谭》的有几人?知道《传习录》的有几人?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位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前,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中小学生继承的有多少?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足以证明其强大的时空穿透力。鲁迅说:“不读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很多世界知名人士都对《道德经》推崇备至,: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说:“除了《道德经》,我们可以烧掉世间所有的书。”;德国着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泉水里充满宝藏,只要你放下水桶,捞上来就是丰富的收获。”;前边我们提到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另外,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里根等都是《道德经》的忠实读者。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政治家,都可以读《道德经》,都可以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道德经》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全国有多少人完整地读过《道德经》?2005年,钱学森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缺失。在小学语文中也有少量的文言文,如《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等,但这些文言文都是以学习意思为目的,还要求学生背诵,并不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去继承,中国文言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的道德和素养,试想:学生背会了《两小儿辩日》对于他们人生的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这116个字恐怕还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14个字。在我国,蕴含丰富思想和人生哲理的优秀文化我们丢弃的太多,鲁迅当年对待外来文化要用“拿来主义”,而今天我们对待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要用到“拾起主义”了?把我们丢弃的优秀的文化传统重新拾起来,发扬光大。而这些要靠谁来发扬,还是中国的希望——中小学生。

有些人说文言文太对于中小学生难懂太难学,这种说法很片面。首先,很多文言文用白话文并不能精确的解释,所以学习时不必让学生背意思,而重点是去感知,去生活实际中体会;其次,相对于白话文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修养的提高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小学课文《桂林山水》,这是小学中的一篇精讲课文,可以说每个小学生都学过,而且都背过,这片写景的文章共405字;另一个是孟子的一句话“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句话14个字。可以看出,孟子的这14个字在文学艺术层面并不输于前者,而在思想道德层面则远远超过前者,假如小学生同时背诵这两个内容,那么几十年后能够留他们头脑中并且对其人生起作用的只会是孟子的话。在小学生学的知识中类似《桂林山水》的文章多,而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的优秀文言文学习的太少,如果不让小学生背《桂林山水》、《美丽的西沙群岛》、《梅雨潭》、《庐山的云雾》等纯粹写景的文章而改为背诵《爱莲说》、《陋室铭》、《诫子书》等短小的古文以及大量的孔孟语录,那么对于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会不会更好?一个从小学习“上下左右大小多少”的孩子和一个从小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孩子的人生境界是不同的。2001年,江苏出现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该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假如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文言文,并运用到写作中,那么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写出类似的满分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开班,吸引来自全国的40多名企业老板来北京大学“问道”,为什么他们每年付出24000元上十二节课,来学习《四书》、《道德经》、《庄子》、《周易》、《史记》这些儒家文化,假如他们小时候学过的话还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学吗?既然这些非专业内容对这些高端人士这么有用,那么为什么不让所有的孩子都来学习,让他们将来都有机会成为高端人士。

根文化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是民族存在的基石。与根文化同等重要的是杆文化,中华民族的杆文化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无不与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根文化的滋养下杆文化才能茁壮成长。如果说根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藏于内,那么杆文化则是显于外,例如日本人,“和”、“忠”、“忍”和“武士道精神”等是藏于内的根文化,看不到摸不着,而空手道、相扑、和服、武士刀等杆文化是显于外的,能看到,所以说杆文化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民族性。一个身穿和服脚踏木屐常鞠躬的是日本人,一个在炎炎夏日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黑色小圆帽手拿《塔木德》的是犹太人,那么怎样才是中国人?如果一个人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能不能肯定他是中国人?不一定,因为他也可能是日本人。那么如果一个人手拿折扇在公园吟诗作赋而且出口成章(虽然说现在这样的人已经没有),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个中国人。

在中华杆文化中文学艺术占比很大,包括诗词歌赋、骈文、对联、成语故事等,其中古体诗是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同时由于押韵的存在也是我国独特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如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文化。中国的古诗词表达方式简练,同样的字数所包含的意思远远超过英文,所蕴含的意境也是外文无法言传的,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比尔波特说:“中国古代诗歌能做到英语做不到的事情。”“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锻炼人的思维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但是这么优秀的文化在他的母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我国的古诗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何止百万首,期中优秀的按百分之一计也有万首,但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却只要求中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240首,而且仅仅是要求背诵并理解意思,而不是把教育目标定位在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上,只去背诵并不要求学生去创作古诗。更有甚者,由于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为了应付考试中出现的解释诗句意思的题很多老师让学生背诵诗句的标准答案,这种做法背离了古诗文教育的宗旨,因为古诗讲究的是意境,是不求甚解。现在的初中毕业生会写古体诗的可以说寥寥无几,由于没有得到系统的教育,古诗(包括词)写作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学艺术在我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果把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改为古诗词的创作,是不是更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假如把古体诗的写作纳入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假如把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中小学很好地传承下去,完全可以做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局面,因为现代的李白、杜甫就隐藏在小学生中。

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词语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约有3万多条成语,其中常用的有8400条,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没有提到掌握多少成语,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成语(包括四字熟语)大约有200多个,这也就是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数量,与常用数量想去甚远。大多数成语都有其历史来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所以虽然字数少但其信息量巨大。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少,所以才会出现一篇600字的小学生作文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等的现象,他为什么不会用“骄阳似火”?为什么不用“心烦意乱”?我们都知道语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积累,积累什么?主要是积累词语和学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内容没有多大区别,六年级和五年级的课文也没有多大区别,学生从这些课文收获最多的最有用的就是生字词。假如中小学生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那么不但积累了词语,而且了解了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增长了学识,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学会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对联是我国语言中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它形式短小,文辞简练,雅俗共赏,兼具骈文、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特点,不仅是我国文学艺术的核心文化之一,还体现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文人把对对联作为一项高雅的益智活动。但是这样重要的传统文化到了现在面临被抛弃的危险,试问:现在的国人有几人会对对联?很少有人,原因是对对联这项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列入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导致中小学生没有学过对对联,也就无法去继承它。如果把小学语文试卷中的扩句、缩句、修改病句和转述句改为对对联,是不是更能反映出学生的汉语言水平?

在杆文化中与属于文学方面的诗词歌赋同等重要的还有属于艺术方面的琴棋书画,这其中毛笔书法是我国对世界艺术最大的贡献,被外国人誉为“全世界最高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汉字来源于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画的特征,所以当它用艺术表现出来的时候极具美感。练习毛笔书法对小学生好处很多,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做事不认真,没有耐心等弱点,而练习毛笔书法正好可以培养孩子认真耐心的习惯。除此之外,练习毛笔字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等作用,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练习书法视为提高个人修养的主要途径。但是这种对于人的身心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继承,在基础教育中毛笔书法并没有被列为单一课程,学生学习书法主要的途径是通过选修或社会上的辅导班,毛笔书法已沦落到基础教育的最边缘,现在中国的中学生包括高中生有几个会写毛笔字?全国又有多少个人喜爱这项传统文化?而这种文化却早已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小学有专门的书法课,如今全日本有书法爱好者2000余万,其中有100万书法家,听起来确实令国人汗颜。

围棋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项传统文化,而且被誉为“全世界最高级的智慧游戏”,围棋是宏观和微观的巧妙结合,学习围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智商,启迪孩子的智慧,特别在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计算能力和记忆力上有很大的作用。不仅是智商,围棋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学围棋的孩子不会变坏。”在基础教育中,挫折教育是难点,因为如果让中小学生自小如社会这个大课堂接受教育,不但没有可操作性,而且一旦失败,付出的成本太高。围棋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场所,可以让学生接受抗打击训练,赢一盘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很多挫折,只有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站起来,才能取得胜利。围棋就是人生,经历了棋盘上的人生后,青少年在将来面对考试、就业、恋爱等人生重大关口时不至于轻易冲动而酿成大错。围棋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国粹,而且对青少年的身心有巨大的被促进作用,但这项国粹没有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有些家长们知道围棋的作用,所以围棋这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在校外的培训机构,且价格不菲,大部分国民都失去了继承的机会。具有鲜明对比的是围棋在韩日被发扬,在韩国有四分之一人是围棋爱好者,很多企业领导人是围棋高手,而日本更是被称为围棋王国。

相对于文学方面的诗词歌赋和艺术方面的琴棋书画,武术则是我国体育方面的核心文化。中华武术已有4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逐步产生和完善的一种兼具健身和防卫的运动项目。武术在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抵御外族的侵略、保护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所有的运动中武术是唯一一种能够全方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运动,无论是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还是爆发力忍耐力,都可以在武术中找到完美的诠释。“止戈为武”,武术不仅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也能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可就是这么一种优秀的文化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已难觅其踪,核心的文化并没有进入教育的核心,现在有的小孩儿也去学武术,但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长觉得孩子太调皮或学校根本管不了才高价把他们送到武校等场所,这背离了武术教育的宗旨,不能视为文化的传承。相比之下,日韩在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视这方面的传统,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剑道、柔道、空手道这些师承于中华武术的运动项目都已经成为本国基础教育的必修,成为它们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杆文化中,中医是最为独特的一种。首先,它是我国唯一一种成体系的学科,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国古代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甚至一度领先世界,但是都因为没有使其系统化导致被超越;其次,中医理论用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但是不可否认,中医不但有疗效,而且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延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民国以前中医是国内唯一的医疗资源,我国在历史上也曾遭遇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次性死亡几百几千万人,主要原因是中医药在防疫上的巨大作用,这一点可以从2002年抗击SARS中得到印证。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原因是在中医著作《肘后备急方》里获得灵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大量的疟疾病人。中医理论虽然用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却常常吻合当今最前沿的医学理念,2017年4月22日,世界顶级期刊《自然》刊登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首次证实了肺的造血功能,而肺的这一功能在中医的《内经》中早已做过描述;同年,澳洲阿德莱德大学科研团队首次研究清楚了已在中国临床大量使用的中草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症的复杂机制。中医在中国2002年抗击非典和2019年新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022年4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中医文化理论技术发展体系是历经数千年凝聚了无数中医的智慧和心血形成的,是中华文化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但就是这样优秀的文化,现在却逐渐走向没落,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中医“存废之争”的荒唐事,一群在中医药的庇护下产生过辉煌的文明,而他们的后人却有人要废除它,甚至斥之以“伪”,这是多么的荒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还在于文化的继承——由于小学到初中毕业,学生在书本上就没有接触过中医,并且平常生病用西医治疗,所以长大后只知道西医能治病,不相信中医能治病,加上中医用现有的科学解释不通,才使“中医是伪科学”这一论调找到市场;还有些人初中毕业后在社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会接触一些中医,但是由于对中医了解甚少,容易被中医中的少数庸医欺骗,进而会产生“中医无用”的说法,假如他从小就接受过中医常识教育还会轻易被庸医所骗吗?与国内被一些人视之如弊履相比,国外却越来越视中医为珍宝,如今中医已经广泛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以及养生理论流行于欧美,在韩国,中医被冠以韩医之名,并且被作为韩国的传统文化要申遗;日本虽然少有把脉坐诊的中医,但根据中医典籍注册研制了大量的“汉方”并申请专利。我国在全球中药贸易额中仅占2%,而早在2013年,日本中成药出口就已占到全球市场的70%,而“中医学概论”被列入日本80所专业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程。

勿容质疑,中医到现在衰落了,这也是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为什么现在中医衰落了?原因就在于创新,任何一个学科,如果不创新最终将会走向没落甚至消亡,中医也一样。西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也正在于不断的创新。纵观历史,历史上中医曾出现过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座座高峰,正是他们的不断创新才使中医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医现在不具备创新的基础,因为创新需要大量懂中医的人做为创新的土壤,中医在基础教育中的空白造成社会认知度低,造成社会中有真才实学的名医少,在这种情况下“守成”都不易何谈创新?假如在基础教育中普及了中医基础知识,去除中医的神秘化,并使那些在中医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而培养出大量的名医,这样中医才具备创新的基础,中医的复兴将指日可待,因为现代的华佗扁鹊就隐藏在中小学生中。

以上综述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管是根文化还是杆文化对于人的身心都具有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传统文化还与中国悠久的历史紧密相连,学习传统文化也就是学习历史,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会知道5000年前我们就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到全国各个城市看看,看看那些网吧中的青少年,看看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看看那些叼着烟在街头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再看看那些因误入歧途而身陷囹圄的青少年,他们大多数都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很高的智商,假如他们会吟诗作赋,假如他们会琴棋书画,假如接受了孔孟之道遵循先哲的教诲的话,他们会沦落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吗?不会,他们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小孩儿在中小学九年,加上学前教育已经超过古人说的十年寒窗,如果传统文化教育到位,学生在初中毕业时不能说满腹经纶,最起码也是饱读诗书了吧!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他们不热爱传统文化,不热爱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而是小时候对于这些接触太少,造成在他们身上能够体现出的中国元素太少。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性是勿容质疑的,对于一个懵懂未开的小孩来说,他们对于文化教育并不具备选择性,也就是说可以接受各种文化的教育,用汉语、孔孟老庄、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来教育,他就会被引导得越来越像“中国人”;用日语、神道教和武士道精神来教育,他就会被引导得越来越像“日本人”;用英语、《圣经》和自由之精神来教育,他就会被引导得越来越像“美国人”。灭国家容易,灭文化难,好的传统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阵地,一旦这个阵地被放弃或攻陷,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如果坚守得好,即使崩溃的国家也会重新屹立于世界——以色列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如果说在中小学生中跳拉丁这种对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具有颠覆性影响的舞蹈成为时尚并且没有受到教育界质疑的话,那么最起码已经说明中国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已经迷失了方向。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文化人”,那么第二目标则是“社会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人”并不是那些混社会的人,而是指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的人。首先,从整个历史来看,人类能够在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高度的社会化;其次,从教育上看,一个学生不管在学校中接受何种教育,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所以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为学生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做准备。为什么美日德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很快适应,而我们国家的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很多人不适应社会?例如不知道待人接物最起码的礼节,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等等,其实这些东西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的。1978年,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记者问及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回答竟然是“幼儿园”,他说:“(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情要改正……”美国的中小学生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日本小学三年级之前不学什么基础知识,而是为学生的社会化做准备,通过玩耍、游戏和各种社会活动(如去消防队或垃圾分拣站观看流程后写出调查报告等)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融入社会。假如我国在中小学也把培养“社会人”作为重点,大学生毕业后还会不适应社会吗?那些“官二代”“富二代”还会因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成为大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吗?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培养“社会人”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中的第四个层次思想品德即德商,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础,如果一个孩子不具备良好的品德,那么他将来如果成为一名老师会有良好的师德吗?成为一名医生会有良好的医德吗?成为一名官员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教育好了一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教育好了他的下一代,大量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国民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公民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一个公民道德水平低的国家诸如电话亭、路标等公共设施的人为损坏率高,从而增加了社会的运营成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以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在各大城市被人为损坏的、据为己有的等现象比比皆是,这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不可想像的。美国为什么会在短短200年中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现代化超级大国,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什么?并不是发达的科技,即先进的自然科学,而是基于其成熟的社会科学体系,美国所有的成就包括科技、经济等都是建立在社会性的科学体系之上,这些体系自下而上包括宗教体系、文化体系、价值观体系、道德体系、法律体系和政治体系以及以这些体系为基础的经济和科研体系。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上,社会中各个领域才能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各个阶层才会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获得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每个国民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以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机制,这也是在人的素质中道德素质高于智能素质的原因。只有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的每一个分子——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准达到了一定高度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否则即使一时实现了,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思想品德作为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又极易伪装,评价甚为困难,虽然比语数外等知识重要,但不能像语数外那样列入必考项目,所以在老师们心中也就成了无足重轻的东西,这样的后果是影响了国民整体的道德水平,因为人的道德品质主要形成于中小学阶段。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知识可以后再学,但学生的顽劣性格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品行不良的孩子不仅是学校的负担,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由于考核的原因,在很多老师心目中,学生的品德问题不关自己什么事,只要在自己教的过程中不给自己“添乱”就行。在中国中小学,学习成绩可谓“一俊遮百丑”,一些孩子虽然学习很好,但是人际交往中却存在懒惰、自私、不诚实等不良倾向,而这些却不被老师重视,这些不良倾向最终将在他们成人后沉淀于思想中。2017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所涉及的524人全部为中国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可谓中国社会中的精英,精英尚且如此,大众更不必说。这种现象的形成的原因除了惩罚措施不严厉之外最重要就是与中小学阶段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有关了。诚实守信是人的思想品德的核心,是做人的根本,哈佛大学的校徽上只有“诚信”这个单词;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诚信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专业技术。一个人如果不诚实,那么别的很多缺点便会随之而来。从社会层面来说,诚信是建立现代化社会的基础,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契约信用体系之上。一个诚信度低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的国家首先会造成人们在商业活动中信用成本大幅增加,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建立;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法律意识淡泊,也会影响法制社会的建立。

在唯分数论的评价制度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吸烟、酗酒、网瘾、早恋、打群架等现象越来越多,校园欺凌事件一次次使社会震动。甚至在南方某学校,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入了帮会,听起来让人心酸。面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下滑,日本教育界想到的是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孟子的语录;面对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国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呢?2017年5月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对于有不良行为、暴力行为的学生,中国中小学将探索建立由校园警务室民警或担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民警实施训诫的制度。面对不断升高的水位而不断地增加坝的高度,这种筑坝式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说起品德教育,很多人都会说小学开有品德课,其实品德课并不能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对于小孩子的思想教育并不是每周一两节课能完成的,因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因为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灌输的。

基础教育不是看100年后会出现什么,而是看100年后什么会留下来,守住这些东西才是基础教育中最核心的。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公私分明、顾全大局、和为贵等不仅过去适用,现在以及将来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不会过时,如何使这些传统美德进入学生的头脑并在学生走入社会后沉淀于学生的思想中呢?靠的是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是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度最高的课程,因为向孩子传递积极正面的思想价值观都是通过格言警句和名人故事打造出的社会正面形象来进行的,所有的传统美德都可以在流传千年的格言警句和历史故事中找到完美的诠释,这些完全可以融合到语文教学的内容中。“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大都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关乎语文,更关乎学生的品德教育,就像刘备的这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习了这句话,学生既认了字,又学到了写作的基本手法,更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以语文课完全可以做到识字教学、作文教学和品德教育、文化传承的完美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浮躁、急功近利、缺乏互信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假如中国14亿人每个人都读过至少一遍《论语》,那么社会还会有那么多浮躁情绪吗?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每个德国家庭应该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人民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假如国人每人都读过一遍《道德经》,那么整个社会还会这么急功近利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急躁、暴力等原始的冲动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能使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安静下来,使一个马虎大意孩子变得认真,当然这一切不是背一背这么简单。

培养“社会人”第二个重点是规则意识。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需先培养现代化的人,没有现代化的人做基础建设现代化社会就是无本之木,那么现代化社会的人与非现代化社会的人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这就要从现代化的社会与非现代化的社会之不同的找到答案。现代化的社会与非现代化的社会相比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社会结构更为精密复杂,社会分工更细,因此社会规则更多。以欧美日为代表的现代化社会是一个以成文的法律为核心,以行业规范为分支,以不成文的普通人都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为末节的规则的世界。上至高端的如核电站中的操作规范,下至普通的交通规则,从国家工作人员到普通的国民,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会被各种各样的规则所包括。这其中不但包括成文的法律规范这些是硬性的东西,如美国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更包括弹性的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如在日本的排队文化等,这些没有写在纸上,但是人们都会自觉遵守。规则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只有人们规则意识强了,社会才会变得有序,前面我们说过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上,社会中的政治、科技等各个阶层才会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才会实现现代化,否则社会的发展不可持续。与德国的游行队伍见到红灯就停下来相比,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闯红灯的人比比皆是,人们不遵守那些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如逆行、排队加塞等,其后果是规则的底线受到突破,而底线突破之后离法律这道红线就不远了。

法制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美日欧为什么能建成了法治社会?原因就是国民牢牢守住了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加塞等这些规则的底线。国民的社会规则意识弱造成的法律意识淡薄,这是我国建设法制国家和现代化社会最大的障碍。而国民的规则意识要从小培养,那么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不是通过教育学生遵守纪律来实现,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的老师把学生遵守纪律看的很重,但是学生进入社会后规则意识并不强,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纪律有很强的强制性,对纪律的服从更多的源自于对权威的害怕,屈从于外部的压力,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一旦外部压力消失,大多数情况下纪律性也会消失,而规则是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基础上的认同,这种意识靠的是培养,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要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老师首先得做到遵守规则,例如按时下课不拖堂,按时下学,还该上啥课上啥课不占课等等。如果连老师都不守规则,那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肯定是不利的。另外,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游戏和实践来培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游戏是小孩儿最喜欢的活动,所有的游戏都有规则,也就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小孩子做的游戏多了规则意识也就增强了;实践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有些社会上需要的规则在学校就可以培养,如洗手就餐排队和上下楼梯不逆行等,在以教书为主的现行体制下,中小学生被老师和作业“催逼甚急”,甚至去厕所都要跑着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做到有秩序排队和不逆行?而校外实践就更重要了,在美国的大学招生指标中“社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小孩儿进行“社会化”的基础,而且是规则意识重要的培养途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夹队等这些习惯主要是靠社会实践形成的,一个从小就把不闯红灯作为习惯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还会随便闯红灯吗?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社会实践养成好的规则习惯并到将之带去社会后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培养“社会人”第三个方面是交际能力。人不仅具有文化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而交际能力是社会属性中最重要的一方面。人生在社会中,不可能不与他人交往,从个人角度讲,交际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如政治家、商人、小贩、农民工等等,都要用到交际能力,它是一个人的品德、心智的成熟度、礼仪、独立性、口语水平等素质的综合体现,甚至可以说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从整体上讲,交际能力是整个社会的润滑剂,一个社会可以有少部分人独立于社会之外不会交际,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不懂交际的话会造成整个社会或机构就会产生严重的内耗,像一台生了锈机器一样难以正常运转。在中国,家长有两个最揪心的烦恼,就是孩子的就业和婚姻问题,可以说家长为此操碎了心,例如就业,孩子步入社会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就业,即使大学毕业家长也要为孩子的就业问题操心,孩子有了工作也会为孩子是否失业或晋升问题担心,其实交际能力不足(不会说话、不懂得基本礼仪、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是家长担心的总根源,总以为孩子到社会上不行。但是如果家长有一个交际能力很好的孩子,家长很自信孩子到社会上能行,家长还会为这些操心吗?当然,这里所说的交际能力不是那种耍滑头式的“狐狸交际”,而是一种以诚信和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基本礼仪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工具,加上成熟的心智和独立性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获得他人和社会肯定的一种能力。

孩子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性找到工作,并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根本不用家长操心;而一旦这种能力不足,即使曾经学习好且拥有了专业技能的人,家长也会担心。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交际能力不足,缺乏基本礼仪常识,不懂的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普遍存在社交恐惧症,这是他们生活、就业、工作以及恋爱和婚姻的大敌。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交际作为一种能力和智商的先天性不同,它主要通过后天(主要是小时候)的培养获得。小孩儿天生是喜欢交往的,特别是和同龄的孩子“玩”,但看看现在的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大部分时间被“困”在教室,和周围学生交流的时间少;学习的基本礼仪停留在书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实践的很少;学习的语文基本上是重写不重说很多学生知道初中毕业也没有一次到讲台上当众说话的机会,以至于和人交流时害羞,见到生人不敢说话;一些学生虽然学习好,但是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朋友……种种这些为不利于他们以后的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反观那些发达国家,从小就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日本的小学生在三年级以前没有功课负担,基本上就是在于小伙伴们的交流中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美国的小学教育很重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间互相交流的时间多,学生登台当众说话的机会很多,这样的学生长大后与别人的交流中根本不会拘谨,不会害羞。

交际能力和人的性格一样,在基础教育阶段一旦定型将很难改变,一个从小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心智受到影响而自我封闭或不敢当众说话的孩子长大后会卑不亢地与人交往吗?交际能力是种跨学科的能力,需要语文、社会、品德、礼仪等各学科的协同培养,但最主要的还是实践,特别是把小学三年级以前孩子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教室中解脱出来,使孩子在大量的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交际性格。

日神精神举例_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找规律举例_举例说明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社会人”第四个方面是协作能力。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讲都是如此,先来看一个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在日本的冲击下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特别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受大量进口质优价廉的日本车影响大批产业工人失业,几乎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美国就组织机构研究日本生产效率超过美国的原因,结果发现,如果美日工人一对一的进行比赛,美国工人大多会赢,但是如果以集团的形式竞争,日本通常会赢,因为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有很强的协作能力,在团体竞争中会发挥出“1+1>2”的效果。人类的体质和许多动物相比很弱,之所以能战胜各种猛兽并利用和改造大自然靠的是群体性,靠单打独斗只会走向消亡,而群体性主要强调的就是协作,协作能力强的群体生存能力就强,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会处于优势。一个协作能力不强的群体由于各成员间的矛盾和利益协调不开,造成内耗严重,竞争力肯定不强,企业和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在基础教育中强调团结,但协作与团结不一样,团结强调劲儿往一处使,而协作除了劲儿往一处使之外,更强调互补、互信、忍让、默契、沟通等非智力因素。与交际能力一样,协作能力的培养靠的还是中小学阶段,因为协作能力包含了太多的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例如忍让,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利益冲突时,是选择相互忍让还是锱铢必较呢?很显然,相互忍让化矛盾冲突于无形才是协作的正道,一个从小斤斤计较的人长大后能和别人很好的协作吗?如何使学生在小时候就具有很好的协作能力呢?和交际能力一样,靠的是游戏和各种活动,只有在各种活动中,小孩子才会体会到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协作,发生冲突时如何化解矛盾。

在日本小学,体育运动会很少有个人项目,大多是团体项目,例如“30人31足”比赛,这是日本小学全国范围内的比赛,每年都要进行,这项比赛需要非常艰辛的付出,在活动中小学生体会到支持、忍让、信任、协调以及顾及他人的重要性,对孩子协作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又迎合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但中国小学生由于学习知识的任务量太大,根本就没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即使有(如合唱)也不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为目的。和美日欧相比,中国的公司和机构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复杂人际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小时候在学校没有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矛盾,缺乏互信,从小就缺乏协作精神,从而增加了内耗,影响了国内公司和各种机构的运行效率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前边我们说过中国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存量大概是每年2820万,2820万,这是一个比澳大利亚全国人口还要多的人群,这些孩子大部分是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孩子,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城市中的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如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包括上层社会家庭过分溺爱的孩子。边远、贫困和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的辍学率很高,2016年,财新《中国改革》经过八次大规模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这些孩子的家庭大多数不富裕,甚至很贫穷,正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家庭的落后面貌,但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来说孩子“读书”作用不大,他们在学校用大部分的青春年华换来的数学、语文、英语知识对于他们但社会人谋生没有多少作用,也许他们在老师的要求下知道“What is your name?”的意思,但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不会琴棋书画,没读过孔孟老庄,不但缺少创造力,也没有读书的好习惯和艺术爱好,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中间有很多的问题少年。一项调查表明,近八成的犯罪人员是中小学毕业,教育好这一批人对整个社会的安全系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孩子有些人会愤恨地说“谁让他们不好好学习?”但做为孩子的他们对这又能负多少责任呢?有几个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不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学习的吗?但是当家长由于太忙缺少督导时,当家长觉得孩子上大学无望时,当家长就是想让孩子“混”到初中毕业时,当他们由于智力的差异成绩处于中下等时,当他们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变得厌学时,当他们的性格由于环境或教育变得顽劣时,当他们被分流到普通班时,当他们沦为班级的边缘群体时……这些孩子就会因为成绩差和不守纪律而为学校所“不容”,进而一生的学校教育止于中小学。假如他们在学校读了孔孟老庄,假如他们都是谦谦君子,假如他们知道“君子安贫乐道”,假如教育一开始就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准备,那么他们即便没有受到高等教育,仍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有用之才。 

人除了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人是由猿进化来的,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属性是人最基本的属性,所以基础教育的第三个目标就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指的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依靠自身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在人的素质中主要指的是前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和精神素质 。在现实中,“工匠精神”以及高级技工就属于“自然人”的范畴,“工匠精神”需要一个人长期地专注于某一领域并做到极致,这对于人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特别是精神素质要求很高;高级技工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基础,在整个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所占的比例日本为40%,德国为50%,而中国仅5%,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的在专注力、创造力以及体力等个人素质上难以适应高级技工的高要求。在中国,聪明人满大街都是,缺的是有耐心的人,例如“一个镜架,瑞士的工人能耐心的打磨30天,我们国家的工人虽然在技术上可能不输他们,但却很少人有这样的精神”。中国的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思想不能跑毛,课余时间丢下语文作业就是数学、英语等作业,一个字“忙”,这么“忙”的学生将来如何有耐心?如何有专注力?。在上海的一次技工比赛中,一名日本技工连续战胜了三名中国技工,后来记者问中国技工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身体素质不够,臂力腕力比不过人家。 

“自然人”首个要素就是身体素质,身体是一个人生存的物质条件,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表现在国民体质的增强。说起身体素质,有些人会说我们中国人的体质不错呀,奥运会得了很多奖牌,我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是得到了很多金牌甚至是世界第一,但这不等于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了,正好相反,在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上摘金夺银的同时,整体国民的体质却在下降。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正在整体下降,2005与1995年相比,现在的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肥胖率则不断攀升。眼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201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为10%,德国为15%,澳大利亚仅1.3%,而我国则高达60%以上,情况令人堪忧,中国的老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很少顾及学生的用眼健康。由于不停写字,小学生中指上磨出了茧子。由于长时间低头写作业,本该在成年人中出现的颈椎病、腰椎病出现在中小学生中,颈椎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7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次颈椎病普查显示,一个小学5年级的班级,50名学生中竟有25人被诊断为轻度“颈型颈椎病”,10个颈椎病人中就有一个是孩子。有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有29.1%存在颈椎异常,我国腰椎病患者超过2亿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比例也由1996年的8.7%上升到目前的12%。截止现在,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能在肺活量、握力和臂粗等各个方面已全面落后于日本。2017年8月30日的《解放军报》报道说,在湖北某市参加征兵体检的1233名青年当中,有超过55%的人没有通过体检,主要原因是视力和体重没有达到标准……

 日韩的国民体质是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但中国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却下滑了呢?前边我们说过影响体质的三个因素分别是遗传、营养和锻炼,很显然,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锻炼。对于小学生来说,锻炼并不意味着长跑、俯卧撑等成年人所需要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玩儿”,其次是上体育进行锻炼和各种比赛。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在玩儿中四肢得到舒展,手脚身体不停地运动自然而然的就锻炼了身体,我们经常见到小孩儿“疯”着玩儿得满头大汗,其实这正是自然赋予小孩子锻炼身体的方法。老师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当学生在教室外痛快的玩了之后,回到教室学习会特别认真。日本的小学生每周有四五节体育课,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体育锻炼的机会,这对于他们爱运动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个小孩儿如果从小被限制运动,那么长大后也不会有经常锻炼的习惯。运动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不只是防止肥胖那么简单。首先,最重要的是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其次,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让孩子在学习时心情好,轻松愉快,还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增强记忆力,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运动中培养出来的目标感、专注力和耐力,这些能力会迁移到学习中来,对学习大有裨益。另外,多运动还可以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因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往往是不运动的孩子。现在的小学生自从进入校门就被“囿”在教室用大部分的时间学习知识,这样坐着不动肥胖率和近视率自然会上升,课外时间也“受制于”大量的缺乏制约的作业,能活快乐地和小伙伴玩儿的时间太少,体育课也由于经常被挤占或不正规而流于形式,头脑中忘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养不成爱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自然难以提高。而在同一时期,欧美的中小学生却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在运动中他们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竞争精神,我们的学生长大后如何和他们竞争?

除了缺乏运动之外中国的中小学生还严重缺乏睡眠,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文规定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还规定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但是面对这一纸空文为了成绩又有几个老师能遵守呢?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26.4%的学生每天作业耗时2小时,44.9%耗时3小时,28.7%更达到令人震惊的4小时,这些写作业的时间都是从睡眠时间中“挤”出来的,夜里23点入睡的学生小学占18.2%,初中达46.3%,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睡眠的缺乏对孩子最大的危害是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孩子的身高受到影响,研究证明,孩子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比白天高很多,并且睡眠越深沉,分泌量越高,孩子在睡眠过程中,脊椎和全身的关节都得到了放松,如同压缩了一天的弹簧被松开了,自然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其次影响脑细胞的发育,对孩子智力造成影响;另外,还会造成孩子免疫力差、容易出现抑郁倾向和出现肥胖和视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加等诸多危害。布置大量作业、拉课、补课这些没有底线且“技术含量低”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老师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但这是以不断地透支学生的精力和身体为代价的。

“自然人”的第二个要素是心理。在人的一生当中起作用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前面我们说过对一个人成功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情商。而情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说的具体一些可以从2007年流行的两本书中找到答案,这两本书分别是《性格决定命运》和《心态决定命运》,在这两本书中作者分别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性格和心态对一个人一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而性格和心态都属于心理的范畴,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一个人一生的巨大影响。清华大学原校长蔡元培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 而是健全的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其他条件如智能、道德等等同的条件下,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其结果有着天壤之别。在中国的教育中,学生心理是最被忽视的一方面,传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并没有专门涉及心理的,而心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德智体等其他方面。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和心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学习不好可以补,心理问题则影响一生,一个学生学习再好,如果心理出了问题,一切都趋向“归零”。人的心理品质主要的形成阶段在青少年时期,从三岁开始萌芽,八岁进入快速形成阶段,十五六岁基本定型,也就是说内向还是外向,坚强还是脆弱,自卑还是自信,这些到初中毕业后想改变就难了。

现在的小学生好多已经失去了小孩应该有的特点,例如好动、好说、好问、好奇心强等,诸如沉默寡言、自卑、自闭、焦虑、厌学 、敌对、敏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提起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小孩子能有什么心事?他们听话就可以了有什么可抑郁的?”实际上,小学生不仅有心事,而且有心理问题。早在2006年,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一项数据曾指出:中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中,各类学习、情绪及行为障碍者有3000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一个国家中有将近十分之一的人有精神病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与他们小时候心理得不到正常发展有关呢?有些孩子有“社交恐惧症”,有些孩子有“开学综合症”。2016年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2%,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普遍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原因。2016年全国小学生的在校人数是9984万,初中在校生人数为4305.4万,按照这个比例所对应的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总数为2000万以上,初中为1300万人以上,多么令人震惊呀!他们中有多少正走在通向自闭、抑郁的路上,中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很到了严重的地步,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变化的缓慢性、内在性、隐蔽性和治疗的专业性等)其危害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当一个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出现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有在外表现时,老师并不会主动去进行疏导,因为老师没时间或在老师看来不是很重要,其结果是为其将来的发展埋下隐患,直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这些年,校园里的案件并不鲜见,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到复旦大学的林森浩,再到濮阳一高的李松,这些学生都是智商很高学习甚为优秀的天之骄子。李松从小就是优等生,但在同学眼中,他沉默寡言,性格特别内向,不爱交朋友,甚至对社会和生死相当悲观,学校家庭只关心他的成绩,没有人去探寻他心灵深处的变化,当这种变化有了外在表现时也得不到关怀和治疗,以至惨案发生,本应成为国之栋梁的他们却同时毁了几个家庭。曾获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的马加爵伏法了,谁为他的行为负责?有谁会想到他的心理在狭小的空间里曾经所受的煎熬?有谁会想到这与他中小学时期所受到的教育有关?对于学生的心理,中美两国的看法是不同的,2007年4月17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文学专业四年级韩裔学生赵承熙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枪杀33名师生,震惊了全球,这件事如果放在中国,人们除了对死者的哀悼外就是对罪犯的口诛笔伐,欲除之而后快,但是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同情这个杀手,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杀手孤僻,性格扭曲,却没有被关怀和治疗,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认为杀手本身也是受害者,甚至弗吉尼亚大学将杀手与受害者一同列为悼念对象。

中美两国关于中小学生心理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学生遇到老师拖堂会理直气壮地走出教室,因为拖堂是老师的失误即没有按时完成授课内容造成的,所以老师不能把自己的失误转嫁的学生身上;而中国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只会乖乖的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讲课,面对老师不守规则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尽管他们不愿意,但没办法,这时他们正常发展的心理已经受到影响。在中国老师的教育行为不少是强迫的,学生学习知识靠强迫,规范学生行为也要靠强迫。一个班主任带一个班,通常情况下就是说去“管理”这个班,去“管理”这个班的学生,既然是“管”不强迫行吗?去强迫,需要的不是育人之法,而是“驭人”之术。每个小孩儿在共性的基础上都是独特的一面,有的爱说爱笑,有的特爱动,当一个极具足球天赋的“运动型”男孩儿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教室里强迫他静下来时,他将很难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中美关于好学生的评判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老师的眼中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并不是学生活泼好动爱提问,而是爱学习、守纪律,听话。我们试想一下,爱学习是不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不是,爱玩、爱动、好奇心强才是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正常的孩子。那么就可以这样说,生来爱学习(主要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孩子是极少的,而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心目中却是好孩子的标准;而一个爱动的孩子则动辄被冠以调皮捣蛋破坏纪律的“罪名”,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话多和爱动的孩子意味着更好的智商。一个活泼爱动的学生被教育成一个“守纪律、听话”的好学生要经历无数次的“围追堵截”,当学生违反纪律时,中国的班主任惯用的教育方法批评教育,然后是写检查。相对于中国教师的批评教育,美国教育界把教育学生的方法称之为“干预”,通过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朝好的方面发展,中美两国教育界的不同理解类似于“堵”和“疏”,在中国倾向于“堵”,在美国倾向于“疏”,相比之下“疏”更符合教育规律;而写检查在美国就更没有了,老师因为违反纪律让学生写检查是为了让学生检讨思想上的错误,其实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违反纪律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当他在进行违反纪律行为时其实并没有经过大脑,不存在思想上的原因。这些强迫性的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使学生感到压抑,心理受到影响,性格或是变得暴烈,或是变得执拗,或者变得逆来顺受。 一个人心理的承压能力从小到大是遵循着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小孩儿的心理承压能力是很弱的,好比是小苗的茎,很容易“折断”,也就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过激的言语都可能使其心灵受到长远甚至永久的伤害。经常被批评的孩子会变得自卑,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的是暴力,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内向……教育部规定小学都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可以解决偶然出现的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当这种问题大量(如初中32.2%的比率)不断出现时,心理咨询就变得捉襟见肘了。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单调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法,而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式植根于单调繁重的的学习任务,当一个老师为了教学为了学生成绩而疲于应付时,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时间和耐心去教育学生。

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在学校的心理变化的历程吧:当一批天真活泼机灵的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教室后,会被被老师课堂上的威严所震慑(当然,老师也是被逼无奈,不震慑学生纪律就不好,学生纪律不好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班级考核分数降低),这种活泼的心理会“收缩”;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7岁的小孩儿集中注意力时间是15分钟,但是小学规定一节时间为30分钟,有些学校执行时变为40分钟,当他们在强迫下一节课30分钟甚至40分钟不间断的学习时,心理能不受到压抑吗?在这种压抑下脆弱的心理之“茎”开始弯曲;当他们由于朴素的天真而无意识的不断的触犯老师规定的纪律时,会受到老师不断的抨击,在这种抨击下那种天生的机灵会一点点的减少;接着他们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矛盾横亘在眼前,就是他们迫切需要在玩耍中释放天性与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没有玩耍时间的矛盾,或者是想干自己有兴趣的事和干老师规定的没兴趣的事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心理的斗争在三四年级达到顶峰,大多数情况下在老师家庭以及社会联合“围剿”下他们会失败,到六年级他已经变得“听话”了,甚至循规蹈矩或者逆来顺受,独立性受到很大削弱,而继续进行抗争学生在老师眼中就是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断地被边缘化,或变得自卑内向,或变得执拗,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爆发”。而那些听话守纪律的好学生呢?谁能说他们表面的听话下隐藏的不是内心深处的压抑呢?压抑的心理对于天才的影响比普通人要大,2006年的国际数学奥赛上,中国18岁的天才柳智宇和德国天才舒尔茨相遇,那一次柳智宇获得了金牌,舒尔茨获得了银牌。但后来柳智宇于2011年皈依佛门,在数学上没有建树,而舒尔茨由于在世界数学界有突破性的发现于2018年获得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柳智宇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家人管教严苛,伴随着众人的期盼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沉浸于各种题库中,性格越来越孤僻,最终萌生退意。而舒尔茨性格开朗,家庭环境宽松,没有什么压力,他觉得数学实在是太有趣了,并且乐此不疲地对数学进行研究,最终成为国际顶尖的数学家,被誉为是百年来罕见的数学天才。

在班级这个同心圆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20%左右的好学生,他们聪明,学习成绩好,听老师话,是班级各项活动的首选,因为是老师表扬的对象,这些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小;处于第二圈的是那些勤奋的好学生,他们由于踏实努力而成绩优秀,这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内向)的几率开始增加,因为他们的踏实努力是心理受到压抑的结果;处于第三圈的是那些智商高但不守纪律的学生,他们虽然学习良好,但是不努力不听话,经常因为“出格”的行为给老师惹事儿,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个性不断受到打压,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如执拗、偏执或脾气暴躁等);那些最外围10%的学生,他们是班级中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家庭条件或其他原因或是学习差,或学习纪律双差,他们经常受到老师批评,不受老师或同学待见,各项活动与他们无缘,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只有失败的沮丧,甚至严重缺乏安全感,这些学生出现自卑、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几率很大,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也很大,而能够得到心理疏导的可谓凤毛麟角,更严重的是考大学无望,初中毕业后基本上就要进入社会,这些学生也许对于老师来说影响不大,但有没有人想过他们将来的就业、工作、婚姻怎么办?对于每个拥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家庭又怎么办?可以看出,在大量课业压力和应试为主的评价机制下产生了的大量(如小学的比率为21.6%)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不良心理被他们长大带入社会后,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演化为社会问题。我们经常会见到国人在公共场合因一点小事而旁若无人的争吵甚至发生极端事件,这除了个人修养问题以外,是否与他们从小个性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正常发展有关?

在这种强迫和压抑的教育环境中,有的学生虽然学到了知识,但是却失去了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有的学生不仅知识没有学到,而且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尤其是那些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整天被困在教室里学习着乏味单调的书本,那种“憋屈”的心理可想而知,在长期压抑下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他们有的初中没上完就被早早学校所淘汰,成为那些街头的闲散青少年(2010年这个数字为2820万)的一部分,有的打游戏缓解压力,有的以暴力来宣泄,更有的采取了各种手段来逃避,这样的孩子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由于基数大,在中国的绝对数量很大,对于每一个拥有这样孩子的家庭来说, 无疑是个悲剧。而那些学习好表现优异的学生呢?他们从小就只知道顺从权威,如果这种“顺从”以“基因”的形式固定在他们的头脑中,那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是空谈,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型的人才首先就应该有个性,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有独立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要打破常规,敢挑战权威。而在我国目前强迫性的教育下很多小学生的个性在一进校门就没有了,没有个性的人何来创新能力?没有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做支撑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然人”的第三个要素是科学素养。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领先于世界,但是数百年来,由于“重文轻理”和其他的一些原因,中国在世界上落后了,落后的根源就在于科学。前面我们说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技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这个在全世界已成为共识,科技的落后直接造成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下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取决于民众对科学的认知,在认知水平高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民众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的氛围,以及都来参与科学研究和讨论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地推动科学的发展。目前阻碍中国科学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民众对科学的认知,有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谁?如果问一个西方人,多半会说是爱因斯坦;如果问一个中国人,多半会说是诸葛亮。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搞科学的,诸葛亮是搞谋略的,对科学的认知水平低已经沉淀于民族的意识中,这种意识不改变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美日欧的现状,如何改变呢?办法就是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增强全体公民对科学知识认知水平,让大众切实认识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科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也是科技。公众的科学素养可以反映出国民对于科学的认知水平,瑞典公民2005年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28%,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2000年比重已达到了17%,到2019年达到31%,而2020年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刚过10%,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10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欧美差了二十多年。2014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研究人员的数量在R&D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的国家排名中倒数第2,仅为19.7人,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值普遍是中国的4倍以上,其中韩国134.9人,日本104.7人,美国87.4人。目前中国的科研人员总数位于世界第一,但是和美日欧相比显得大而不强,也就是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少,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至今没有获得过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看出来。

公众的科学素养低是“钱学森之问”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少和公民科学素养低这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把科学巨匠比做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公众的科学素养就是土壤,公众的科学素养低造成培育科学家的土壤贫瘠,只有公众科学素养之土壤肥沃了,才能培养出世界级的科学家。原理很简单,在人群中不乏具有科学家天赋或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人,但低的公众科学素养造成这些人接触科学的几率降低,也许有些天赋或潜质极好的人一生也接触不到自己擅长的科学领域,发挥不了自己的专长,也就不能用自己的专长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如何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呢?靠的是中小学时期的科学教育,也就是科学课。2008年,美国14岁少年威尔逊建造了核聚变反应堆,成为世界上完成核聚变装置最年轻的人。14岁,一个初二的学生,在中国还在教室里背英语,而在美国已经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学只知识。2015年,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两名小学生将自制的飞行器送到了23774米的太空边缘,并为此受邀访问白宫……其实在中国也从不缺乏科学方面的天才,但由于小时候得不到科学启蒙教育而失去发展机会,在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马务村,有一个名字叫吴玉禄的农民,这个人可以说是个世界上少有的机器人天才,在只上过小学的情况下,独自制作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机器人,甚至受邀到大学讲演。假如他在小时候就接触到有关机器人和自动化的原理,很早以前就接触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沿着这条脉络发展下去,那么他现在绝对不会呆在自己简陋的实验室,制作着那些在专业人士看来很粗糙的机器人,而是会成为中国机器人制作领域赶超日美的中坚力量。在人群中像吴玉禄一样的各方面的天才有很多,只是他们从小就没有被发现,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擅长的领域,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训练,也就没有机会为国家的科技作出贡献,这对于像中国这个的的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为人口多意味着拥有各种天赋的人也多。 

在人类科技发展史早期,中国的科技世界领先,明朝以前几千年的时间都是这样,四大发明就属于那个时间段,那时世界各国都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科学研究一般属于民间;而当科学研究变成政府行为和国家意志时,中国就落后了,到今天四大发明的记录已没有一项属于中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是四大发明后代们的智商降低了吗?不,是科学教育跟不上所造成,因为国民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学的兴趣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而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落后于世界。可以做一下比较,在对于国家来说,科学和英语哪个重要?答案肯定是科学。但现实是在基础教育中的科学课还处于“副科”地位,外语课被从上到下“不适当的强调和加强”,科学课受到冷落,课时也无法保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数十个国家强化了这门课的主干地位,因为这是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科学课从幼儿园开始就是美国教育的主课之一,跟数学、英文一起占用同等课时。早在20年前科学课便成为英国的小学3门核心课程之一,日本和英国小学就有工业设计课。2014年开始,英国就将编程列入每所学校的必修课程。2018年,芬兰将编程作为其课程的核心,让全国的小学生更早地接触到这种新的共同语言。

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科学课应该教授哪些内容呢?是让学生从小就背会很多科学的理论知识吗?背的再多,如果学生不感兴趣,那就是负担,就会起相反的作用。科学课应该把学生的“兴趣”放在最核心的位置,而实际中却是以学习“知识”为核心,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要对科学课进行考试,学生还要背一些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本来小孩儿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在长时间学习和不停地考试这两者共同的作用下“兴趣”消失殆尽,甚至厌烦,这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习了西方很多东西,但是最核心的“热爱科学的品质”没有学到的原因。科学归根到底是一种探究活动,为什么一个美国的小学生可以写出上万字的科学论文,其兴趣起着核心作用,正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他才会主动去通过书籍网络等各方面的途径去查找资料进而完成论文。对科学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一旦学生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那么在中小学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没用。一个小孩儿天生对科学感兴趣,即便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小孩儿或老师眼中的“双差生”,他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和科学依然保持着兴趣;即便是一个初中辍学的孩子,依然对大爆炸和原子弹抱有兴趣。对科学的兴趣与人的年龄负相关,年龄越小对科学的兴趣越高,当一个人年龄大了,家庭事业的事儿也多了,再让他去关注科学原理就难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小时候对科学丧失了兴趣,那么长大后再对科学感兴趣的可能是很小的,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的兴趣无不是从小就开始的。

所以科学课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应该以“兴趣”为导向,也就是前面说的: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是《生物与环境》,在这一单元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仙人掌和龟背竹的耐旱能力”,像这样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理论的教学内容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并不强。学习数学等知识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次序,但科学是个例外,不能按照这个次序,因为越是深奥的科学越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仙人掌和龟背竹谁最耐旱,也不是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等,而是黑洞是什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相对论是什么?……这些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在美国,初中生就开始接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DNA、RNA等分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核电站的工作过程等小学生感兴趣;原子弹是怎样爆炸的、什么是人工智能他们也感兴趣。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科学研究的三种类型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研究,中国在科技上与美国差距最大的也正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没有功利性,而小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也没有功利性,这一点是相同的。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进行科学研究的话,功利性的比重就会增加很多,所以在中小学时期是进行基础科学启蒙教育最重要的阶段。 

中小学科学教育除了以“兴趣”为核心之外还要“全面”,要尽可能多的涉及科学的各个方面,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有所不同,应尽可能使有天赋的学生都能接触到其擅长的领域,尽量使每一个“吴玉禄”都能接触到自己的兴趣点。当然,这种“全面”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去学习或死记硬背其中的定理和规律等。有人说小学生学什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那些是大学生学的,他们能懂吗?答案是他们能懂!德国数学家原哥廷根大学教授希尔伯顿说,哥廷根大街上任何一个学童都可以弄懂狭义相对论;《时间简史》初中生也可以看懂,很多高深的科学知识他们是能理解也有兴趣去理解的:黑洞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大的恒星爆炸后内部受压形成的,他们能理解吧;钱德拉塞卡极限,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能形成黑洞,只有体积超过太阳1.44倍的恒星才会形成黑洞,他们能理解吧;再如一堆沙子变成硅锭,制成晶圆进行感光,然后刻蚀、沉积、互连,最后制成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芯片的生产过程学生完全能看懂;再如开普勒三大定律(属于高中知识)中的第二条: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个定律如果要让学生证明的话需要高深的知识,但小学生是完全可以看懂的……总之,成百上千的科学定理中小学生大多都可以理解。

在科学定理的理解、背诵、证明这三方面中,最难的是“证明”,最需要的是“理解”,最不需要的是“背诵”,而在基础教育中由于考试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背诵,牛顿力学定律要求背诵,元素周期表需要背诵……但是当一个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没人限制他去翻书。现代的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六大类,其中每一大类有包括很多的分类,例如物理学又分为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电磁学、相对论、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等,这其中的力学又分为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分析力学、运动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变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爆炸力学 、磁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性力学、天体力学……还有化学的、天文学的、地球科学的、生命科学的等所有的这些学科加起来有数千种,这其中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可以去了解,而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以及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仅仅抓住了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进行深入学习,并且还是以背“知识”为主,就像一口井,面小且深,这样的结果是科学教育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会出现一个14岁的孩子建成核聚变反应堆的事情,知识面窄严重抑制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科技科技的发展。

河南教育报刊社编写的六年级科学教材下册分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且不说这些浅的科学知识学生是否感兴趣,单单说一个13岁的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仅仅学了这么一点点关于科学的知识,这对于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求形成巨大的反差,按照这样的速率整个小学甚至初中九年时间又能了解多少科学知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又会有多少帮助?对科学进行“全面”了解也符合小孩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为小孩喜欢新奇的东西,即使他感兴趣的东西看的时间长了也会失去兴趣的,不断出现新的事物才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当这些科学知识以图文并茂或者动态的形式不断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当学生看到哈勃深场,他们会震撼于宇宙的绚烂多彩;当他们看到高档数控机床加工巨型螺旋桨的过程,他们才会感受到于现代的工业之美;当他们看到AK47连续击发子弹和喷气发动机等各种机械的动态过程后,他们才会知道科技原来是如此巧妙;当他们看到指甲大小的芯片内部竟有高楼大厦般复杂的结构时,他们会惊叹于现代科技的无所不能;当他们看到第三拉格朗日点时,会强烈的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当他们了解了质能方程和薛定谔猫后,他们才会知道科学的表现方式是如此的简洁……

科学课的第三个要素是与时俱进,当今世界的科学种类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学科不断地出现,而小学科学教材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教材甚至十年不变。一个小学生即便学习当时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到了其大学毕业后那些知识也已过时,何况还接触不到?石墨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量子技术等,中小学生对这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不仅感兴趣,而且开阔了视野,为他们以后的科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课第四个要素是亲近大自然中和实践,因为人类最初的科学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实践,然后才一步步的走入实验室,最后从实验室再进入社会,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最初的科学知识来源于对天空的观察,小孩儿对科学的兴趣也大多数始于星空,但中国的中小学生有几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过星空?让学生不停地在教室里学习科学知识,既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坐在教室里学习十节天文学课,不如让学生用天文望远镜观测一次木星光环。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小学生经常去野外活动,去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生们可以观察昆虫,观察岩石……可以去体会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在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大量的科学小制作,而不是个别学生的“专利”;他们应该进入社会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探究其中的原理,也可以去设计一些东西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自然人”的第四个要素是艺术教育,它与科学教育同等重要。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件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首先是美的,也就是科技之美;很多科学家除了热爱科学外对艺术也情有独钟,如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丁肇中的书法水平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等。1957,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很震惊,教育界反思后认为导致落后的原因并不在于科技,而是在于美国艺术教育的落后,正是由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落后于苏联,所以就有了美国的《零点计划》。小孩儿不仅天生对音乐、绘画等艺术感兴趣,而且这些艺术是他们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为一种爱好与小孩的打架等劣习存在一种相互排挤或类似于竞争的关系,一个爱好书法或围棋的孩子是不会到街头参加打架斗殴的。同时,艺术教育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想象力又是创造力的基础,中小学薄弱的艺术教育是国民创造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小学,由于音乐和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不做检测,所以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教师不专业课被语数外随意占用已司空见惯,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严重落后,很多家长知道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迫于无奈,只能在课余时间上各种各样价格不菲的辅导班,这些本是学校的责任却“外包”给了社会,成了成了家长的负担,占用了家长大量的时间。而对于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条件所限即使到了初中毕业也接受不到的艺术教育,更不用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

“自然人”第五个要素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一个人没有创造力,会严重削弱其工作能力;一个国家国民缺乏创造力,会削弱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爱因斯坦说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是无限的,它推动技术的进步,甚至是知识的源泉。”正是创造活动才是人类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由创造力实现的,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主要依靠的是创新。2014年5月28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美国空军学院毕业典礼上说:“我敢说,你们说不出任何一项创新项目、创新变革以及创新产品是来自中国的”,话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从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中国的创新能力确实不高才成为拜登诟病的对象,二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信的基础,不创新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会永远被视为“跟随者”甚至“搅局者”。我国的创新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2017年1月11日,汤森路透发布“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美国和日本分别有39家和34家企业入选,中国仅华为一家。中国的企业很多,构成这些企业的主体中国的管理人员、中国的科研人员和中国的员工,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即使进入创新百强的华为,用任正非的话说,也是“华为90%的创新是由华为国外的研究机构完成的”,也就是说华为创新的主力是国外的研究人员。 创新的核心是人,那么是中国人天生就创造力不足而美国人天生就有创造力吗?肯定不是,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婴幼儿时期创造力是没有差别的,但到了初中毕业就不同了,成年以后差距就更大了。目前,中国经济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向,严重阻碍这一转变的是创造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原因是教育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中国经济为什么频频出现产能过剩,为什么总是处于低端重复同质化竞争中?当人们看到一个项目有利可图时便一窝蜂似的急于上马,这是典型的跟随者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的人从来不会去想去做出一个新的或者革命性的项目,也就是不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中国现在不缺乏创新,如微信、支付宝等,但这些创新在西方看来显得微不足道,因为这些不属于原始性的或对整个行业来说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在全世界,乔布斯是创新的典型,但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出不了乔布斯”?这是为什么?因为乔布斯的出现与美国宽松的中小学教育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密不可分。“乔布斯不是一日炼成的”,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由于班级考核和教学成绩等因素的存在而使得对孩子犯错误缺乏最起码的容忍度,小学一二年级也一样,像乔布斯那样劣迹斑斑的学生(捣乱多动、不服从老师的管理、爱搞恶作剧)在中国只能在老师不断的批评下最终被趋于平庸。

宽松自由顺应天性的成长方式(主要是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思维没有多少约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思维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种创造的力量,当然,这种方式也有可能误入歧途。反之,孩子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平庸,不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日本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基本上是在玩耍中度过的,在升入四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考试,因为日本的教育界认为成绩会禁锢孩子的想象力;在德国,小学生没什么功课负担,孩子们上午上课,下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关素质修养的课。而在中国,学生的成长方式受到很大限制,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坐在教室成了他们在校时间的大部分,由于语数外教学内容多而难,学生被要求很严(要求不严就提高不了教学成绩),上课要严格遵守纪律,有时没完成作业不准下课,即便小学一二年级也是如此,这样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由于身体、思想、手脚和头脑被束缚,也失去了创造力。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将来可能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但很难成为创新型和领导型人才。2006年,代表中国制定了中国唯一一个人脸识别国际标准并被评为IEEEFellow院士的李子青说:“我的创新能力得益于我少年时代玩无线电、做音响电视机、还有砌砖盖房以及修马桶。谢天谢地,那时没有考试的压力。”一项研究表明,科学家发明的奇思妙想大多源于童年乐趣,而我们的学生的童年则在没有乐趣中度过。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院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发现没有一个成为行业领袖,这是否与他们忙于学习知识而失去了创造力有关?

创造力作为“自然人”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呢?创造力指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人适应环境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智商不同,主要体现在“勤思考”、“常动手”、“爱提问”、“敢质疑”、“不放弃”等方面。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创造力:创造力=知识×(好奇心+想象力),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力不仅需要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只是极度的好奇”,还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的知识多未必创造力就强,即使一个人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是如果没有想象力、好奇心,那么他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只致力于传授知识即教书,而不重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那么这个国家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表现出色,但不可能获得引领世界的地位。在这三方面中好奇心处于最基本的位置,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缺乏必要的探究欲望和热情,是不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名为“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机构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好奇心即对新鲜事物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想象力则是创造力有力的两翼,失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最适合的职业就是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员工。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呢?知识人生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学,而且与年龄成正比,即知识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和知识不同,好奇心与年龄成反比,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孩子越小对事物的好奇心就越强,人在婴幼儿时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到了小学就会减少很多,越往后越少。所以知识需要学习,好奇心则需要保护,如果一个学生天天困在教室里学习知识,那么久而久之好奇心早就磨灭了,玩儿对于好奇心的保护至关重要。航空发动机行业的一位厂长曾说,他发现一个儿童时代很少玩玩具的人很难成长为“心灵手巧”的技术工人。想象力需要培养,艺术教育和动手能力等各种创作活动诸如美术、音乐、手工以及古诗词的创作等都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方式。想象力最怕什么?最怕条条框框,最怕标准答案,有了标准答案就极大的限制了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而美术、音乐、手工以及古诗词的创作等恰恰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但是这些也恰恰是基础教育最薄弱的节点。杨振宁教授在对中美学生的调查比较中指出,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在芬兰,小学就有木工课,学生在动手玩儿的同时也保护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缺少必要的艺术教育和手工课程等创作活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削弱了。

“自然人”第五个要素是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是个人就有爱好,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良好的兴趣爱好是一个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人的心智心理意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美国,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大学录取另外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兴趣爱好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有些人爱好琴棋书画,有些人爱好篮球足球,而有些人爱好网络游戏,有些人爱好抽烟喝酒,很显然,前两种都是属于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后两种是不健康的兴趣爱好,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没有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反而去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不同的人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但有一样东西却是所以人都应该有的良好的兴趣爱好,这就是对读书的兴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可以增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都是通过读书学习而来的,读书的好处和读书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这里所说的关键是如何使一个人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如何让人对读书感兴趣。其实,人的读书兴趣和习惯主要是在中小学养成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爱读书的,一个人如果成年了还不爱读书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一辈子基本上与读书无缘了。首先,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么随着步入社会后的就业、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存在便很难养成;其次,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实际上和别的诸如玩手机、网瘾、打游戏、看电视等习惯处于一种竞争的关系,而这些手机电视上动态的彩色画面相比书本上静止的黑白文字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也就是说一旦学生被打游戏所吸引并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就很难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在中国,小学生的读书习惯不仅竞争不过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也竞争不过大量的家庭作业——当一个孩子在家里沉浸于心爱的书本时,家长会不停的催促其写作业,没办法,孩子只有和书说再见。2016年6月,一张50多名日本学生在泰国清迈机场集体安静看书的图片引爆了网络,也是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差距,为什么中日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差别很小,但是长大之后却走向了不同的境界呢?这里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引导,学生爱读书习惯的形成有其自然的规律,并不是学一些诸如凿壁偷光、囊虫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关于读书的励志故事就可以形成的,原因很简单,这些故事都是建立在的主人公想读书的基础上,即对读书有兴趣。孩子在刚接触到书的时候肯定不是排斥,而是感兴趣,这里有一个词条叫做“精神饥饿感”,“精神饥饿感”主要形成于14岁之前,这是小孩儿的一种使自己精神达到愉悦状态的渴望,要么它通过阅读达到,要么通过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等达到,当他们在强迫下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被动与语数英这些知识面窄又没兴趣的书打交道时肯定会产生反感,进而会排斥书或者由于学习时间过长没有时间读书,兴趣自然而然会迁移到玩手机、打游戏等这些既可以放松又感兴趣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严重时成瘾),而习惯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现在很多的中小学生正是循着这条路经走过来,由开始的对书感兴趣到最后的不爱读书,他们一批批长大成为真正国民之后全国的人均读书量自然不高。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春天的小雨滴滴滴》,503字,教参上显示用两课时80分钟来学习。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阅读效率每分钟300字,两节课学生可以把这篇课文读40多遍,也就是可以读40篇类似的文章。就学生读书的兴趣而言,这篇500多字的白话文读一遍两遍感兴趣,五遍六遍呢?刚开始的十分钟八分钟感兴趣,半个小时呢?当学生已经没有兴趣了还要读,如果把这个时间让学生进行无限制阅读的话可以读近25000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共二十八篇课文,一学期按18周算,课标每周安排语文六课时(实际要多),一学期共108课时(每课时40分钟),也就是说108课时共80个小时就学了28篇课文(包括两篇短小的文言文)和几个单元训练。和作业量远远超标正好相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却远远不够,课标规定,小学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那28篇课文加起来不超过30000字,学生要达到100万字最少要读30本和语文课本类似的书,但是在考试科目占了课余绝大多数时间情况下有几个学生能达到呢?2021年,我国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66本,相对于日本的40本以及犹太人的64本差距甚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从个人方面讲,“读书改变人生”——通过读书不断的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整体上讲,一个国家有多少人在看书,看什么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将来。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说: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这样的论断虽说过于武断,但不读书的危害不容丝毫的怀疑。人均阅读量少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但这只是“末”,其“本”在基础教育,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做好引导,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进而提高全体国民的阅读水平,为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多读书不仅对学生的将来很重要,而且是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如何对学生的读书兴趣做好引导呢?首先得使书籍能够吸引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应该按照从彩色的图多文字少的书籍(小孩子开始只对这类书感兴趣)逐渐向黑白的图少文字多的书籍过度,所以在小学一年级应该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图多文字少的书籍;其次,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现在的小学生学生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读书的时间太少,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首先是玩,当他们因为做作业连玩的时间都很少看书就更没有时间了,他们缺乏与书籍的亲密接触,当然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在课程设置上要有专门的阅读课,使没有读书时间和习惯的学生也有读书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老师对学生的读书内容做好引导,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让学生切实感到读书的乐趣。

初中、高中毕业生甚至很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除了少数搞科研的专家,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如数学的抽象概念、语文的写作技巧、英语的语法、物理的各种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等大多数都会忘却,而沉淀下来的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待人处事的态度、创造力、忍耐力等,也就是说最终沉淀下来的都是“自然人”的素质。“自然人”除了以上必备素质外,还包括生活常识、环保意识、自救能力、金融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从这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人的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并不是只是传授一些知识那么简单。

结束语:教育是立国之基,是强国之本,是一项极其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需要政府的意志去组织实施和协调。中小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他决定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最终会落在基础教育上。振兴基础教育靠什么?靠教师,靠的是一线教师,在中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学一线,他们有的是代课老师,有的直到退休也没有评上职称,但是他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的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着,他们是中国教育的中流砥柱!

科学 素质 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