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上)|一鸣缘起(图)

网络 2022-10-14 09:09

正文 | 起源

先说一下这个标题吧,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长的文章标题了。

与“改变人生的收拾魔法”见面是一次秘密安排。那天我在B站随意浏览,无聊地从一个视频跳到另一个视频,像个任性的面试官,又像个挑剔的相亲,凭第一感觉做选择。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内容,可能是因为我的手指太无聊了,总想随意点。在某个时候,我点击了一系列关于家庭组织的视频。我一般对这样的内容无动于衷,但不知道那天是什么力量诱惑我去看的。在我完成第一集之前,我知道这正是我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

在我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我对组织有两个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是很小的时候,有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打扫客厅。那时的我一改以往的固执作风,变得非常听话,听话。这种变化是如此明显,以至于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不同的人。那个时候,我也很喜欢自己。我的心变得柔软了,我的性情变得温柔了,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年。

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后来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经常和姐姐吵架,也没有主动收拾。我的心情也变回了以前的样子。我很容易发脾气,对姐姐也没有太大的耐心。后来,每当想起自己打扫客厅的日子,这样温柔听话的我就好像做梦一样。

关于完成的第二深刻印象是在我大四的时候。在临近毕业找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有一天我在宿舍里,不经意间仔细看了看自己的办公桌。我发现桌面一团糟,这让我怀疑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是这么邋遢的人!” 这句话当时就传到了我的脑海里,然后我又羞又怒地把桌子擦干净了。收拾好床和桌子后,我不高兴了,又把宿舍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当三个室友回来时,他们不禁惊叹。全新的宿舍给了他们很大的视觉冲击。我自己对干净整洁的新环境非常满意。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打扫宿舍,每次打扫完都觉得很舒服。那年冬天,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回想起来,我认为是宿舍清洁给我带来了好运。

在看第一集整理视频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当环境变干净了,屋主的心情也随之变化,变得开朗、自信、快乐、满足。这个发现突然让我想起了我之前两次整理的经历,整理之后我的心情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所以我强烈地意识到这是我现在需要学习的技能,整理我的家也是我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功课。

两天看了8集视频,然后我找到了作者的书《整理生活的魔法》。在观看和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越来越相信这就是我所需要的。这种感觉就像在写,如果你想出一个你无法忍受的想法,你不写就会感到不舒服。其实那是灵感的动荡,在灵感的指引下,往往会有惊喜。

30天的中等课程从4月中旬开始,在接触到这种收尾技术的那天,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离开课程了。如果必须在开始组织之前完成学习,那肯定会与课程时间发生冲突。如果在开课后开始排序,很可能会被无限期推迟。该怎么办?想了一会儿,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我的生活中,我对写作的投入比其他任何事情都多,这就是我从写作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原因。如果有什么我想不通的地方,我会尝试在我的写作中寻找类似的情况,而这种类比往往会给我令人满意的答案。在我的写作中,我也经常遇到我还没准备好就离开的情况。对于一部小说,我不是在弄清楚整个故事的每一个细节之后才开始写的。通常我只是想一些细节的开始,弄清楚故事的几个关键点,当我认为我几乎准备好时,我就开始写作。“几乎”是一种没有特定标准的感觉。

练习组织也是如此,在我完全学会之前,我不必开始练习。通过视频内容了解了排序的顺序,也知道了一些排序技巧。虽然我还不知道所有细节,但我已经知道大方向了。即使有一些小技巧我还没有学会,我也可以将它们添加回来并在以后调整它们。和写作一样,最关键的一步不是好好准备,而是尽快去体验。而且,我相信如果在开课前做好收尾工作,我会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想到这里,我没有再犹豫,决定马上去做。

实践过程

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整理生活的魔法》有几个要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丢弃,决定是否留下一件物品的标准是感觉——用自己的双手触摸物品,判断是否有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也是精整技术名称的由来。当我在视频中看到这个关键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为我现阶段准备的。在我修炼的现阶段,我需要学习和修炼的课题是“理解爱,感受爱”。它教会我超越头脑思考,直接倾听我的心。

第二个关键点是按类别排序。大多数人的组织方式是按房间,这似乎是一种自然而有规律的组织方式,我过去一直这样做。看完相关内容,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按类别整理,而不是按位置整理。按类别整理,一次收集所有相似的物品,你就会知道你有这么多相似的物品,而且数量往往会远远超过你的需求。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我的东西太多了,大部分都不需要!”

在视频内容中,我多次从人物的眼中读出这种信息。后来,当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时候,我也发现确实如此。我发现家里有五个吹风机!从一个抽屉里清理出来的双面胶多达十几卷!在众多类似的物品中,只有那些能激发人心的被选中,其余的则怀着感激之情大胆丢弃。只能通过聚集在一起来促进大规模丢弃,然后释放存储空间。按房间整理的方式往往是移动物品的位置,无法将物品的数量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学了铺备用床后的感受_铺备用床的目的_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三种铺床法的不同

第三个关键点是排序的顺序。这种技术将家庭组织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整理衣服,然后是书籍和文件,然后是杂物,最后是纪念品。笔者表示,这是她多年来在组织中积累的经验。如果按照这个顺序来组织,清洁的过程会更加顺畅。我也按照这个顺序清理,发现效率确实比我之前偶尔清理的效率高。这个过程会不断加强对“心感”的判断。一般来说,衣服是感情投入较弱的物品之一,不喜欢的衣服可以从容丢弃。在尝试了丢弃的快感之后,你可以大胆地丢弃其他情感暗示更强的物品。

清洁的第一天恰好是星期天。我把我妻子的所有衣服都拿出来放在一起。客厅里很快堆起了一堆衣服。我没有很多衣服,所以我很快就留下了一些精选的。不用担心要不要穿衣服,我可以很顺利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衣服没有太多的情感参与。由于老婆是被我拉着参与分拣的,她不想折腾,所以分拣过程显得有些勉强。她的衣服也比我多得多,尽管带着不情愿的心态去做,她也扔掉了一堆衣服。我估计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一些并不破旧,只是不再喜欢了。我不 如果不是把它们堆在一起,我的妻子不会这么轻易地把它们扔掉。在我随后的清理过程中,我帮她扔掉了剩下的一些不能再使用的衣服。我们的衣橱终于从原来的拥挤状态变得干净清爽。

洗完衣服后,我立即开始整理书籍。近年来,我养成了阅读电子书的习惯,除非必要,我一般不买实体书。把所有的书堆在一起,我发现书的总数还是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我查了一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十多年前的旧书。这些旧书包括在学校买的散文集、旧字典、旧小说。至此,我其实已经没有兴趣打开它们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存放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扔掉。

事实上,书籍、知识和方法都是工具。过了那个阶段,它就完成了任务,可以大胆放弃了。我在写作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道理,但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并没有渗透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想通了这一点后,我停止了纠结,清理了我不需要的旧书。

我不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也没有囤书的习惯。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买了一些这些年没看过的书。这些书有些是网友推荐的,有些是我在审稿过程中被书评感动后买的。我试着把这些书拿在手里,发现根本没有打开的冲动,想必把它们放在架子上只会继续吃灰。所有这些书很容易被我列为丢弃。

我发现有些书我看了一次就不想读了,那些书我就扔掉了。有的书读到一半,就发现自己没有兴趣再看,就放在书架上等着继续看的机会。《整理生活的魔法》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有些书读到一半就已经完成了使命”。看到这句话,我大胆地抛弃了它们。而有些书真的和我息息相关,我会一遍遍地看,比如《太傻书》、《对话神系列》、《响雪松系列》。我把这些书放在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看着它们并排,心里有一种满足感。

收拾衣服和书籍并不难,对我来说稍微困难的是杂物。杂物量太大,分散在房子的各个地方,甚至在房子里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杂物间(我在里面工作……)。这些东西都搬出去后,客厅和阳台顿时变得拥挤起来,我只好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被绊倒。我爸不明白这个安排的意义,抱怨我太乱了,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是精加工过程中的矛盾,也是精加工的疲劳期。好在杂物的清理很顺利,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清理干净。虽然这个过程有点辛苦,但是清洗之后,明显感觉清爽了很多。

精加工过程的见解

在整理过程中总是有惊喜。收拾行李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空盒子,一个放内裤,一个放袜子,大小刚刚好,好像是专门用来收纳的。在清理杂物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方形的泡沫,只是摸着舒服就离开了。有一次,我把长伞放在门后,因为地板太滑,拿不动。我突然想到,也许那块方形泡沫可以派上用场。我把它拿过来试了试,发现它和门后的空间差不多大小,几乎完全一样。显示器的空盒子太大了,我以前不知道放在哪里。后来调整好床的位置后,床后出现了一个空位,把显示器的空盒子放进去正好填补了这个空位。

持续了几天的组织加深了我与我的物品的联系以及我与家庭环境的联系。在完成整理练习之前,我根本不会注意一些问题。例如,一个项目是否适合某个位置。以前对我来说,只要有空间,东西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在分类过程中,我敏感地意识到有些东西不适合某个地方。

我工作的房间(杂物间)有一个落地扇,由于房间空间有限,我把它放在窗户上。每次开窗关窗,我都得踮起脚尖,做出一个尴尬的姿势,伸伸胳膊和脖子来应对。房间里还有一把免费的折叠椅,早就放在衣柜前了。那个壁橱不经常使用,但一旦使用,折叠椅和相关的杂物就会被移除。

收拾行李的那天晚上,临睡前,我又想起了这两件东西,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它们不应该在那个地方。我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就是扇子放在那里会很尴尬,而且衣柜前的折叠椅很不雅观。我立即起身,走到工作室,把折叠椅放在门后。衣柜前面没有任何东西挡住,看起来更加通风。至于那个风扇,我实在想不出该放在哪里。当时我已经想到了几种选择,最坏的情况是我宁愿房间里没有风扇也不愿放在那里。第二天,我发现工作室里还有一些东西没有清理干净。清理完之后,我发现风扇可以放在别的地方。当我将风扇移到那个位置时,我发现它与房间融为一体。将风扇和折叠椅互换,整个房间通畅,没有任何不适。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深入的组织,我就不会发现物体与其环境之间需要和谐。我曾经在房间里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也让我想起了写作,只要深入体验,总会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说白了,就是能够敏感地看到外行人不会注意到的问题。作为写作课程的讲师,我经常帮助学生批评他们的作品。有的朋友认为我可以查明自己作品的问题。我说这并不神奇。它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阅读、写作和评论更多地发展起来的直觉。看到问题,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把不舒服的地方抹平,工作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感受到了“捶胸顿足”的感觉。有一次我帮老婆把所有的衣服都重新叠好,某件衣服的质感让我的心眼前一亮,柔软光滑,是其他衣服无法体验到的。这种真实的心跳的感觉,和年轻时对喜欢的女孩心碎的感觉是一样的。这个发现让我意识到我喜欢这种面料的手感。以后买衣服的时候,我会亲手摸摸面料,找到让我心动的。原来,我从来没有发现,仅仅只是抚摸衣服,就能获得淡淡的幸福感。

这个发现也让我反思,我现在使用的物品有多少能带来类似的快乐?除了 HHKB 静电电容键盘,我在其他项目中几乎没有类似的感觉。于是,我开始不断关注哪些项目让我心动,哪些项目让我反感。我给自己买了柔软舒适的毛巾,把恶心的铁网夹换成了光滑的塑料夹,还把发黑的洗衣粉盒换了。

我开始感觉到物体的“活力”,发现它们的不适。在清理妻子冬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有一种摇摇晃晃地叠衣服的不舒服的感觉。我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发现都是厚衣服。老婆把它们折成三折,叠在一起的时候是圆的,自然不稳。所以我把每件衣服对折,底部厚实的,顶部较轻的。经过这样的调整,所有的衣服都放稳了,看起来和感觉都舒服了很多。我也用这种方法来调整摆放孩子的衣柜。这个清理过程让我意识到,即使不学习相关知识,只要动动脑筋,还是可以解决的,并且可以取得高于预期的结果。(其实我想说写的差不多……反正经历过的朋友会明白的。)

在叠衣服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衣服上不协调的褶皱,意识到这不是他们最舒服的状态。我会把褶皱弄平,然后把它们折叠成整齐的矩形。看着一堆衣服变成一块平整的布,让我感觉更舒服。我注意到浴室中毛巾放置的不一致并将它们整齐地挂起来。当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时候,我分明的感觉到这是他们自在的状态。到现在为止,我总会把视线范围内的物品调整到舒适的状态。这种状态没有具体的标准,都是凭感觉来判断的。有些衣服三折会感觉太紧,被子三折后很难对齐,蚊帐夹到一定高度就不好看了……

铺备用床的目的_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三种铺床法的不同_学了铺备用床后的感受

整理纪念品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的扔掉存放了十多年的“百宝箱”。那个盒子里装着我小时候的玩具,我认为我会珍惜我的余生。但现在我发现他们再也无法打动我的心了,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我把这些玩具送给我的孩子,让他们再次获得玩具的价值。在整理过往信件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以为我早就把它们放下了,就像珍藏多年的玩具一样。但我没想到他们会比以往更多地触动我。这些信唤起了我的悔恨之情,但也让我再次感受到深深的爱。我把所有的文具都弄平,装订成册,成为我这个阶段最珍贵的纪念品。他们向我表明,在我认为自己最黑暗的那些日子里,我也受到了深深的关怀。时至今日,那份爱依然凝聚在信的每一个字里。感谢您的这些信件,也感谢失去联系的作家。

完成后的故事

其中一集的主角是一对夫妻,他们希望家人信任他们即将到来的独立生活,并希望通过整理家庭环境来获得家人的认可。当我看到这一集时,我很敏感地意识到,这种整理只是为了我现在面临的家庭问题。

我从2013年开始全职写作,就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不同,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今年年初,一些旷日持久的矛盾一度爆发。我的妻子不是那种过精致生活的女人。她不喜欢打扫卫生,房间有时乱得我都看不见。仅此一项就足以引起家庭冲突。在那次家庭冲突之后,我开始反思,我老婆的性格注定是不可改变的,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她不想做这些事,那我就去做。从那以后,我一直有意识地填补我们家庭关系中缺失的角色——管家。我经常关注我妻子的一举一动,

即便如此,我们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父母对儿媳的失望也转移到了我身上。我爸觉得我和老婆都养不起自己,挣钱养家,这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情,经济上已经入不敷出。父母非常担心我们家的未来。如前所述,我父亲不喜欢我处理杂乱。其实我一直觉得,在父母的眼里,我和老婆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很多时候,我感到很无助,但又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直到遇到了《整理生活的魔法》。

家庭大扫除结束已经有一周左右了,在彻底的家庭清洁之后,我发现打扫房子很愉快。我现在会主动做这方面的家务,我不会再有任何抗拒。因为家里两个孩子的关系,我和老婆长期分房睡。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整理床铺,然后整理我妻子的房间。这个过程实际上只需要十分钟,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舒适度。现在走进房间,我不再感到沮丧。

在大整理的过程中,我还为房间的衣柜买了一个分层板,为我的妻子买了一个衣服储物箱。我学会了一种叠衣服的新方法,我用手把所有的衣服都叠好了。总的来说,我在整理房间方面做得比我父母好(毕竟我学过专业整理的艺术)。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只要我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会在整理我的家务(我从写作中学到的东西)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家里变得整洁有序之后,我也觉得家里的气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种协调一致的舒适感对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积极的影响,父母也会更多地微笑。这个排序过程其实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还发现了许多被遗忘已久的物品。相信他们也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如何告别旧物品,如何善用现有物品。

虽然这些年我和妻子都住在自己家里,但我们总有一种孤独的不舒服的感觉,没有当家作主的感觉。现在才明白,其实这些年,我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家庭环境中,也没有融入这个环境。这其中最明显的方面是我的工作室,它曾经是一张双人床,现在被用作杂物架。我不喜欢杂乱无章的感觉,我已经打扫了很多次,每次打扫完,它都会回到杂乱无章的状态。在这个房间里工作,我经常感到沮丧。

当我决定练习整理时,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借此机会彻底起床。后来在整理过程中,爸爸想出了一个更彻底的解决办法,直接把我卧室的床换了。现在我的工作室也成了我的卧室。移开双人床后,房间顿时变得明亮开阔,原本的压迫感彻底消失。我真的很喜欢现在住在这个房间里,这让我感到很放松。夜深人静,点檀香,喝红茶,读心爱的书。这是我毕业后一直向往的生活状态,却用了10年才实现。

这次重组的影响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环境。它促成了我的转变。或许基于无数人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笔者将这种整理手法称为“整理魔法”。我也同意,这真的很神奇,它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给家人买了几件收纳工具,给自己换了一些生活用品。钱花完后,很快就回来了。自从开课文发出后,我这几天其实也没有推广过课程,连简书的PC端都停止了更新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新学生已经注册。对我来说,这就是奇迹。

最后两句话

如果你有耐心读到这里,说明组织魔法引起了你的兴趣,也许这是你现阶段需要学习的技能。建议大家先去B站看视频,相信视频呈现的对比效果更有冲击力。网址如下:

如果您确定这是您需要的技能,那么您还可以关注实体书《整理生活的魔法》及其实用谜题。

愿整理的魔法带给你奇迹。

物品整理 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