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快手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增设了单独的“外卖”服务通道,这一举措立刻在外卖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第二季度,快手本地外卖业务的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加了三倍以上,这样的增长幅度实在令人惊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快手这次重要调整的来龙去脉。
进军外卖新征程
自2024年6月开通团体购买送货上门服务以来,快手一直持续研究外卖的配送方式。现在,一个独立的“外卖”页面正式启用,标志着本地生活业务的新篇章已经开启。过去只是小范围尝试,现在则是全面加速,可以看出快手对本地生活市场抱有极大期望,意图在这个领域建立自己的地位。
这一部署与快手2025年“新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到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日活跃用户达到4.08亿,新城市居民占用户总数超过62%,如此巨大的用户基础是快手外卖服务成长的理想土壤,为其持续进步创造了广阔空间。
独特轻资产模式
快手外卖运用“美团供应链+快手流量”的运营方式,用户要使用兑换券,需要转到美团APP或小程序进行核销,配送服务则由美团或其它合作企业负责。这种做法,使快手不必花费巨额资金去建立供应链和配送网络,从而减少了开销和潜在的风险。
有些本地服务店铺可以直接发布外卖商品,自行或借助外部平台进行配送,这充分发挥了商家的自主权以及本地优势,不仅增加了商品供应的多样性,还让送餐途径变得灵活多变,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各类顾客的要求。
技术加持竞争力
快手自主研发的灵犀人工智能模型实现商业应用,支持跨种类的信息交流,可以自动制作外卖物品的影像资料,并且能够改进运输路线,凭借这一特别的技术长处,快手在外卖服务行业中仿佛拥有一件隐秘的装备。
机器制作的影像能更清晰呈现商品,促使顾客完成购买;调整运输路线能提升送餐速度,让食客更快享用到佳肴,这些是快手区别于其他渠道的特别优势,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提供了强大助力。
外卖市场竞争热
快手刚开始参与时,外卖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今年二月,京东推出了“百亿补贴”和“0佣金”的策略进入市场,“618”期间,日订单量超过两千五百万单,全职配送员数量超过十二万人,攻势迅猛。
七月份,“淘宝闪购”推出了总额达五百亿的扶持举措,市场角逐变得愈发白热化。然而在七月十八日,相关管理机构进行了约谈,明确指示要防止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平台间的较量因此不再局限于价格竞争,而是开始向构建更有活力的商业环境发展,如何发掘独特的竞争方法,现在成为了核心问题。
各平台差异化策略
京东于7月22日设立了合资烹饪空间“七鲜小厨”,计划拿出100亿元现金寻找合作伙伴,预计在接下来三年内,将投入超过百亿元来建立10000家分店,目的是借助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来降低费用,以此形成与众不同的市场竞争力。
美团在8月5日推出了针对中小商户的扶持项目,并提供了资金支持。他们还在7月1日设立了“浣熊食堂”,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00家分店。此外,美团正在积极拓展即时零售闪电仓业务,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商业生态网络。
未来竞争新趋势
在管理层的推动下,外卖行业的竞争从单纯比拼价格转向了构建更完善的体系,形成特色化竞争的新方向。快手凭借其用户基础和技术实力占据优势地位,其他公司也都有各自的独特方法。接下来各家能否制定出与众不同的方案,将直接影响到谁能在这场竞争中获得领先。
各位认为快手的送餐服务能否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呢?敬请到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不要忘记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