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促销活动创纪录地出现销售下滑,业内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即便如此商家们还是准备在“双十一”全力以赴。电子商务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让我们仔细观察。
销售困境中坚守线上
当前市场购买力不强,经济增速放缓,网络渠道成为商家经营的重要选择。今年“618”促销活动收入减少,情况不容乐观。不过,商家依然把重心放在线上,毕竟这是维持销售基础的关键。像一些规模较小的店铺,实体店经营困难,只能集中精力发展线上业务,虽然市场竞争很激烈,但也不敢舍弃这个途径。
价格战熄火迹象初显
近期,持续升级的网上购物领域价格竞争,在“双十一”期间开始显现缓和态势。淘天集团在六月份召开的商家会议中提出,下半年将不再过分强调绝对低价的竞争方式,而是重新重视商品交易总额的流量分配机制。紧接着,七月份抖音平台也调整了策略,不再将“价格优势”作为首要考量,转而将重心放在提升商品交易总额的增长上,这标志着整个电商行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低价策略负面效应
只顾着比价格低,老是让卖东西的人赚不到钱,就很容易出假货冒充好货的情况。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平台搞价格比拼,对卖东西的人打击太大了。有些小本经营的商家,本来赚的钱就很少,这种低价竞争让他们活不下去,甚至可能要破产,真是太难受了。
战略转变的背后原因
低廉的价格能够吸引客户、促成交易并提升收益,因此一度是平台的重要策略。不过有接近抖音的人透露,今年上半年抖音的总交易额增长速度慢于预期,单纯依靠低价吸引客户的模式已经不再有效,平台认识到这种经营方式难以长久。京东公司的负责人许冉也提到行业内出现了严重的自我消耗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平台的策略转变。
弱化低价执行程度
平台不再过分强调低价,具体能落实多少需要进一步探究。平台的管理能力何时能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商家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平台是否真的和商家共同获益,而不是让商家沦为竞争的牺牲者,这是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商家与平台的未来
众多商业主体特别是小微商业主体,是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利从平台的发展中获得利益。有责任心的平台应当与商业主体共同分享价值,这也是平台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平台结束低价竞争时期后,如何与商业主体一起前进,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社会各界觉得网络购物平台真能和商业主体共同获取利益吗?敬请发表看法,予以支持,或是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