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交平台非常热门,网红博主凭借他们的人气和影响力,成为了品牌投放广告的热门人选。但遗憾的是,假网红和“水军”到处横行,骗钱的情况愈发严重,导致很多品牌的广告投资都打了水漂,这让人既感到愤怒又觉得无奈!
网红造假盛行
YouTube和Instagram等海外社交网站上,"水军"现象颇为普遍。网络安全企业Cheq与巴尔的摩大学的研究指出,那些通过购买虚假粉丝或提升互动量来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博主,预计今年将投入广告主13亿美元。到了2020年,这一费用预计还将增至15亿美元。而且,Mediakix的预测显示,今年广告商在网红领域的投入预计将超过850亿美元;在这笔资金中,有15%被认为是无效的。这一数据比例充分表明,业内虚假行为已经相当普遍。
造假手段多样
博主们往往通过花钱购买粉丝和制造虚假互动来提升个人知名度。在Instagram平台上,只需16美元就能买到一千个粉丝,这比国内微博的小号更便宜,但也催生了一种制造虚假数据的现象。他们不惜花费金钱购买粉丝数和互动,包括点赞和评论,以此来塑造自己的网红形象。他们不但用买粉丝的方式骗取赞助,而且连自己购买的商品、自己支付的酒店费用都伪装成品牌赞助,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粉丝造假惊人
巴尔的摩大学的罗贝托・卡萨罗斯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一万名意见领袖的粉丝中,有四分之一是虚假的。还有一项研究涉及800个品牌和营销机构,发现其中三分之二曾与假网红进行过合作。他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品牌投放的软文中,有一半的互动数据被夸大了。面对这样高的虚假数据比例,品牌若想进行精确的广告投放,无疑会遇到极大的挑战。
品牌深受其害
品牌一旦遇到无效的广告投放,这无疑会增加一笔不容忽视的额外开销,更糟糕的是,这还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商家投入资金去支持那些虚假的网红,但广告效果并不理想,资金仿佛都流入了无底洞。品牌原本打算利用网红效应扩大影响力,同时网红也通过品牌来增强个人信誉,但不幸的是,假网红的掺入使得双方关系变得不真实,这最终导致品牌遭受了严重的名誉和利益双重损失。
造假动力诱人
博主们造假的动力主要源于丰厚的收益。以Instagram上的当红博主凯莉・詹娜为例,调查显示她每条推广广告的酬劳高达120万美元,她的姐姐金・卡戴姗每条推文的收入也达到了30万美元,其他顶尖博主每条推广的收益大约在1.2万美元左右。只需每天拍摄数张图片,就能体验到无拘无束的生活乐趣,每月的收入能够达到百万之巨,这种诱惑力使得众多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个体投身于制造虚假信息的行列。
行业亟待整治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许多网络红人的虚假行为,比如虚假粉丝、虚假互动、虚假赞助等问题四处传播。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品牌的利益,还扰乱了网络秩序。因此,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整治这种不良风气,努力恢复网络世界的真实和纯净,进而提高广告投放的实际效果。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如何有力地遏制网红制造虚假信息的行为,您有何高见?若这篇文章对您有所触动,不妨点个赞,亦或是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